奉题王伯祥先生书巢图兼寿六十

朝代:近现代|作者:施蛰存|

吴戈越箭纷乘除。秦皇汉武争弃儒。

青藜照壁芸袭裾。龙威丈人犹典书。

缥缃秩秩盈草庐。淞滨便是包山墟。

客来欲入艰觅途。既入而出颠其趺。

丈人微笑频撚须。摩挲万卷心自娱。

放翁书巢宁有殊。袭名窃号传以图。

石林题序德不孤。方回佳句赓璠玙。

丈人垂青及下愚。强要南郭同吹竽。

受图再拜深踌躇。文无师法书枝梧。

佛头雀矢不可污。鲇鱼上竹人所嘘。

方携赵璧还相如。忽逢胠箧怀以趋。

上天入地追亡逋。零丁露布张通衢。

居然神物相持扶。月明合浦归灵珠。

展卷拂拭三叹吁。折足覆餗安敢虞。

因缘会合公与余。此图此事将弗渝。

公今六十健有馀。晨钞冥写诠虫鱼。

巢中坟典供走驱。浊醪苦茗相沾濡。

明时徵取山泽臞。书巢为券图作符。

吾诗虽拙不可诬。为公介寿赢轩渠。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猜您喜欢

  • 1.《阙题二首唐朝·王维荆谿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相看不忍发,惨淡暮潮平。语罢更携手,月明洲渚生。
  • 2.《履道见和复答之十首·其八宋朝·释德洪静闻斗牛奔,闲数群蚁过。秋风拂庭槐,枕书欲酣卧。
  • 3.《芍药宋朝·释元肇旧说扬州有,移来此地栽。年年送春后,处处见花开。红药还相似,朱颜换不回。晴窗添水浸,吟愧谢公才。
  • 4.《夜坐次旧韵明朝·石宝草色映明月,微风生远松。去年南浦雨,今夜北窗钟。纨素未应弃,烟云何太工。山林有隙地,投散亦投慵。清夜有凉露,庭除多绿茎。正怜娇乌语,忽听焦蝉声。浮云自西来,新月...
  • 5.《过郭公岭题山店壁明朝·李胜原薄暮风前暑气收,扶筇岭上纵吟眸。一团林麓云深处,三两人家山尽头。无酒可沽酬旧识,有诗聊写记曾游。丈夫未必轻年少,宝剑龙光射斗牛。
余总角时、侍大人游寒山寺。见石刻枫桥夜泊、大人指授之、琅琅成诵、心窃好焉。年十二、大人授以诗古文辞。自杜甫兵车行杜牧阿房宫赋始、遂渐进于文学。求书自习之、五六载间、尽玉溪昌谷李杜元白而至于汉魏六朝、皆若可解悟、会心不远。独于当世名流、藏散原石遗晚翠诸家、则往往不能逆其志。自愧才下、学或未至。乃取东坡谷宛陵山诸集读之、固未尝不可解、因甚惑焉。时散原方以江西宗匠主坛坫、末生后学咻之嚾之、不可一世。余三复其集、噤不敢言、所得者偶有句耳。南社诸君子则以江西诗为遗老文学、不足以任革命鼓吹、乃举唐音以为帜。然自柳亚子以下皆规模龚定庵、才或未济、徒见浮薄。宋且不至、何有于于唐。遂弃诗不观、转而事新文学、偶亦作旧诗、皆拟古也。抗战军兴、流移滇闽、稍稍作韵语、寄情言志。然平生讽诵、博涉多方、古来诗人、各有影响。推敲之际、辄受绳约、终不能脱前人科臼。因知宗宁宗唐、徒费唇舌、邯郸学步、孰为是非。于是放笔直书、惟求辞达。或一年止数诗、或经年无一诗。垂四十载、所作不逾三百。删其十一、录而存之、以识平生踪迹、一时情感。览之者当讥其凡庸总杂、不成家数。余亦自知其体气不纯、无当大雅。所自许者、无不可解之作耳。然欲使老妪都解、则犹有愧于白傅也。戊午人日北山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