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四季丞之英伦用菱槎韵却寄

朝代:清朝|作者:罗秀惠|

骊珠摘颔龙跨头,骊歌叠唱天为秋。

诗人一去鸥盟愁,习闻海客谈瀛洲。

安得挂席拾海月,相浮大白酣舵楼。

有客同舟航故里,耿耿篷窗催漏矢。

跋烛白战星月凉,中有仙眷鸿与光。

幔亭广乐武彝君,赢得新妇谐参军。

鲲身旧渔乘龙客,龙门声价荆州分。

自从泛棹游鲲岛,夺得锦标树蝥纛。

流行自在轻艨艟,苏门更啸竹林风。

睡狮怒嘲抛拄杖,别从海外图淬掌。

兴动东坡横气机,谲诡波云层胸荡。

断流壮绝快投鞭,移情大水刺琴船。

乘风万里破骇浪,功成投笔摹燕然。

归来策上长安贾,奋扬国光辉白社。

相逢马上揖雄风,车笠故人凭君下。

吁嗟阳关一曲哂巴渝,吹竽语滥齐东野。

注释

1.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荟》,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2. 作者注:「君为鲁村翁快婿;鲲身,翁号也。」

猜您喜欢

  • 1.《寄题凤翔长孙家集芳亭宋朝·周行己种木须种松,松有四时芳。种草须种兰,兰有千里香。众木岂不大,秋至即凋伤。百草岂不好,露下纷萎黄。人生事园圃,用意各有方。不贵草木多,只贵草木良。但种松与兰,主人...
  • 2.《烂柯山宋朝·冯熙载昔游龙蟠之御室,碧落洞天分甲乙。飞泉万斛如镕银,直泻山腰逗岩溢。一泓百尺琉璃青,中有片石削砥平。地炎蒸石石生乳,石乳满岩悬佩璎。仙风逼人有仙气,梦魂几年骑鹤行。...
  • 3.《题画明朝·朱端自剪烟绡写钓竿,孤舟一叶楚江湾。凉风捲尽秋云去,饱看黄陵数点山。
  • 4.《伍有开著园丁以小艇载木芙蓉数株惠植小园·其一明朝·李孙宸凿池半亩小通潮,隔岸秋光不可招。谁采芙蓉荡双桨,移栽红艳未辞遥。
  • 5.《度错愕岭明朝·汪礼约万峰青青春缥缈,危峦腾鶱两崖老。石上人凌树杪霞,六丁蹴死烟飞草。大谷沉沉入南极,蛛丝鸟路风吹直。杜鹃花老不归春,鬼母号天魍魉泣。怪蛟窥人作人立,迸水泠泠洗双屐。...
罗秀惠(1865~1943),字蔚村,号蕉麓,别署世界生。台南人,师事举人蔡国琳,光绪年间取中举人。乙未之际,曾与举人汪春源等人上书谏阻割台,后避居北京。未几,返台定居安平,曾任《台澎新报》、《台湾日日新报》编辑。明治三十二年(1899)台南师范学校成立后,应聘为教务嘱托,教授汉文、习字,明治三十五年(1902)因病辞职。曾向日总督提出「治台十策」,并授与绅章;后以迷恋名妓王香禅之故,遭收回。为台南「南社」、「酉吟社」社员,后亦参加台北「瀛社」,擅行草书,亦能左书。大正四年(1915),与王香禅离异,入赘「赤嵌女史」蔡碧吟家。性喜挥霍,因家产散尽,遂以卖字为生。大正十四年(1925)一,由于基隆颜国年之捐助,创《台北黎华新报》社,任发行人,除刊载梨园艺文外,兼及小说、诗文、随笔。昭和三年(1928)八月曾开「蕉麓千书会」任人求书,墨迹流传甚广。昭和十年(1935)十一月以「奎社书道会」名义举办全岛书展于台北永乐町,民国六十五年(1976)被台南市政府誉为「清代台南府城十大书家之一」。〖参考许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
〗罗秀惠诗不主一格,唯多艳体之作。今罗氏作品乃据《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台湾诗荟》、《台湾诗醇》、《台湾诗钞》、《台湾诗录》、《三六九小报》、《孔教报》、《月报》等辑录编校。(江宝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