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影

朝代:清朝|作者:罗秀惠|

隐约堆云漏角尖,重檐痕讶宿花添。

分明银蒜凌波漾,低抹金莲贴地纤。

捲动香风惊醉蝶,护将青琐认移蟾。

画屏红烛人何处,背押薰笼隔幌拈。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出处:此收于赖子清《台湾诗》。

猜您喜欢

  • 1.《无题清朝·袁树 碧桃花下访临邛,含笑开门有病容。带一分愁情更好,不多时别兴尤浓。枕衾先自留虚席,衣扣迟郎解内重。亲举纤纤偎颊看,分明不是...
  • 2.《即席和焦贯道宋朝·陈渊马上无端骨肉消,老来功业正寥寥。便须举白追年少,莫恨红妆不我饶。
  • 3.《赠灵岩元长老·其二宋朝·陈一向證明台上玉炉烟,童子生云不计年。对面飞桥架丹壑,此中别有一家山。
  • 4.《游雁山与桥侄明朝·朱谏天柱峰前多古木,芙蓉庵下仙人宿。春风吹落碧桃花,子规啼裂山头竹。十年来往龙湫上,一两芒鞋一枝杖。飞流千尺落深潭,白雪纷纷洒青嶂。白发看山愁日短,好景招人及春暖。...
  • 5.《和邓玄度少参归兴十首·其三明朝·李云龙会心不在远,鱼鸟自相亲。进此杯中物,挥他扇底尘。松云随杖屦,竹露湿衣巾。好觅烟霞伴,青山不负人。
罗秀惠(1865~1943),字蔚村,号蕉麓,别署世界生。台南人,师事举人蔡国琳,光绪年间取中举人。乙未之际,曾与举人汪春源等人上书谏阻割台,后避居北京。未几,返台定居安平,曾任《台澎新报》、《台湾日日新报》编辑。明治三十二年(1899)台南师范学校成立后,应聘为教务嘱托,教授汉文、习字,明治三十五年(1902)因病辞职。曾向日总督提出「治台十策」,并授与绅章;后以迷恋名妓王香禅之故,遭收回。为台南「南社」、「酉吟社」社员,后亦参加台北「瀛社」,擅行草书,亦能左书。大正四年(1915),与王香禅离异,入赘「赤嵌女史」蔡碧吟家。性喜挥霍,因家产散尽,遂以卖字为生。大正十四年(1925)一,由于基隆颜国年之捐助,创《台北黎华新报》社,任发行人,除刊载梨园艺文外,兼及小说、诗文、随笔。昭和三年(1928)八月曾开「蕉麓千书会」任人求书,墨迹流传甚广。昭和十年(1935)十一月以「奎社书道会」名义举办全岛书展于台北永乐町,民国六十五年(1976)被台南市政府誉为「清代台南府城十大书家之一」。〖参考许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
〗罗秀惠诗不主一格,唯多艳体之作。今罗氏作品乃据《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台湾诗荟》、《台湾诗醇》、《台湾诗钞》、《台湾诗录》、《三六九小报》、《孔教报》、《月报》等辑录编校。(江宝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