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百熙联

朝代:清朝|作者:黄炳焜|

兼圣门文学政事诸科,因应协机宜,十哲同符赐也达;

失我国社稷苍生重望,勋猷光史册,千秋共仰敬夫贤。

注释

1. 对联 出处:长沙张文达公荣哀录

猜您喜欢

  • 1.《巴州薛刺史歌唐朝·不详日出而耕,日入而归。吏不到门,夜不掩扉。有孩有童,愿以名垂。何以字之,薛孙薛儿。
  • 2.《咏史十二首·其十一·季布元朝·李昱忆自髡钳载柳车,鲁朱犹得解纷哗。平生任侠何须数,不死图功正足誇。楚日将军犹为主,汉廷御史必忘家。千秋虽重黄金诺,老守河东谩尔嗟。
  • 3.《四边静明朝·王玉峰衔枚疾走莱阳地。乘虚出不意。教他有翅也难飞。无门可逃避。军校。杀进莱阳城时。知道那个是王魁的家小。与我不分真伪。尽皆杀取。灾祸及池鱼。都来做刀下鬼。
  • 4.《闲居杂言集陶三十首并序·其十六明朝·江源少年罕人事,坐止高荫下。时赖好事人,信宿酬清话。
  • 5.《月哀十首·其七明朝·李江碧汉空虚淡欲流,九天无路夜悠悠。彩虹鹊拥云屏远,宝婺星高月镜秋。万里邺侯期世用,一花司马愿簪头。九霄举目无穷极,碧汉空虚淡欲流。
黄炳焜(1838-1919)字少霖,号轩。长沙人。20岁中秀才。此后科场潦倒,投笔走甘肃。因叔祖黄冕。关系,谒见左宗棠...居军幕中。新疆收复后,奉派处理喀库善后事宜。历迂吐鲁番厅同知、伊犁府知府、阿克苏道,并尝摄伊塔道、镇迪道,署按察使。在任治复吐鲁番坎儿井,修筑宁远道,调解伊犁地区民族纠纷,处理边境事件。调南迤西道、四川成绵龙茂道及建昌道。曾主持修筑建昌清溪大象岭栈道。1911年(宣统三年)任四川雅安知府,聚兵抗拒人民起义。辛亥革命后去官返湖南故里,业医为生。后病逝于北京。(杨慎之《湖南历代人名词典》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