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陈漪轩六秩晋一寿

朝代:清朝|作者:许南英|

平生不信佛,佛说有因缘。

人海恒河数,相逢忆万千。

小少未出门,孤陋困如蜷。

壮岁游京华,群彦相流连。

谁为载道器,谁为济时贤?

往来俱泛泛,过眼如云烟!

一二素心人,把臂亦欣然。

自经丧乱后,聚散各云天。

愿言思良友,魂梦与周旋。

独我漪轩老,伏处芗江边。

漪轩绩学者,弱冠守青毡。

及门诸弟子,玉笋庆班联。

贤书登荐剡,桂子月中圆。

正欣秋试捷,孰料春闱蠲!

丹霞启后学,朝夕费陶甄。

中原正多故,挟策陈王前。

凤鸾栖枳棘,服岭试贪泉。

我本鲲鹿人,钓游染腥膻。

改官向南越,百里寄仔肩。

其时见君子,道范仰高坚。

谈诗探奥窍,说理妙言诠。

粤中诸利弊,夙夜事寻研。

上书诸大吏,当道雅相延。

绾篆连平州,民悍地亦偏。

蜩唐当鼎沸,贼与官争权。

惟公仗忠信,恩德遍黎元。

爱公如父母,为公继俸钱。

世途尽荆棘,道路行人鲜。

部民送出险,拂袖始归田。

公为桑梓计,疾恶等鹰鹯。

一再篆漳浦,口碑载道传。

德高尚集谤,言直易招愆。

时宜既不合,倦鸟亦知还。

回思往者事,茫茫一梦焉。

甲寅冬十月,岭梅新吐妍。

又值公生日,花甲一周年。

小诗为公寿,笠屐登华筵。

共醉三生石,同参我佛禅。

注释

1. 押词韵第七部

猜您喜欢

  • 1.《水龙吟·寿梅津宋朝·吴文英杜陵折柳狂吟,砚波尚湿红衣露。仙桃宴早,江梅春近,还催客句。宫漏传鸡,禁门嘶骑,宦情熟处。正黄编夜展,天香字暖,春葱翦、红蜜炬。宫帽鸾枝醉舞。思飘扬、F156仙...
  • 2.《点绛唇·越山见梅宋朝·吴文英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 3.《次韵刘韦孟主簿湖上·其一宋朝·释道潜刘郎词笔过兰成,咏遍湖山草木情。禄隐太平真乐事,莫思神武挂冠缨。
  • 4.《遗陈童子元朝·虞堪涌金门外秋如海,笑指青天白玉盘。此地别来添两岁,姮娥还怯夜潮寒。
  • 5.《攸镇雨泊清朝·王士祯竟日孤篷雨,宵分尚未休。瘴云来岭表,江涨下虔州。暗湿桃花重,平添竹箭流。更闻春唤语,催白五更头。
许南英(1855~1917) ,字子蕴,号蕴白、允白,自号窥园主人、留发头陀、龙书生、毗舍耶客、春江冷宦。清台湾府人。早年成立「闻 学舍」,以教书为业,曾应广储东里林家之聘为塾师,光绪十六年(1890)登进士第,钦点主事,签分兵部车驾司加员外郎衔。后返台南,管理「圣庙乐局」事务,并参与垦土化番之职。光绪二十年(1894)应唐景崧聘,协修《台湾通志》。乙未(1895)之役,任台南「筹防局」统领,募集兵勇抗日,后知事无可为,乃将私蓄尽数散给部下后离台内渡。初抵厦门,转向汕头、鮀浦等地,后为生计赴南洋,不顺遂,返国后入都供吏部,自请开去兵部职务,降换广东知县。其后又分任广东乡试阅卷分校、佛税关总办、徐闻、阳春、三水等地知县、福建龙溪知事,民国五年(1916)在林尔嘉(叔臧)的介绍下,到苏门答腊棉兰为张鸿南撰写传略,后因痢疾病逝于寓所。许南英在台南时曾参与崇正社、浪吟社,与施士洁、汪春源、丘逢甲、陈望曾等人唱和往来;乙未后,曾于明治四十五年(1912)、大正五年(1916),两度来台。期间与南社、瀛社、桃社、竹社、栎社等诸多诗友往返。民国二年(1913)厦门鼓浪屿菽庄园建成,林尔嘉广邀诗文同好组「菽庄吟社」,许南英亦常参与盛会。现存《窥园留草》包括「窥园诗」、「窥园词」。诗集按时间排列,甲申以前(光绪十年,1884)之少作亦收录。兹以1933年北京和济印书馆之原刊本为底本,参照1962年台银本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