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丈剑门见赠原韵·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许南英|

诸贤热血苦相争,争得「共和」两字名。

未见衣冠遵汉制,徒闻岁月改周正。

山中病鹤原长寿,天上妖狐欲变精。

才调百无堪一用,自惭人唤「许先生」!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猜您喜欢

  • 1.《送别得书字唐朝·李白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 2.《十六字令近现代·毛泽东其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 3.《宴亭一首宋朝·彭汝砺未得从君醉宴亭,坐无酒意正醒醒。云飞野壁春心远,蝶误花枝昼梦惊。草履踏泥寻曲径,纱衣冒雨上重城。金丝不厌幽闺地,时向高风叶一声。
  • 4.《岁暮杂咏·其四明朝·吴士玮忆自登高后,仙人若我招。从龙云不断,伏鹄气难销。仙橘藏封蒂,江鱼卖縳腰。安安好风景,唱唱小歌谣。
  • 5.《彭蠡湖明朝·李时勉一水遥涵万古秋,微茫何处觅芳洲。西连吴楚三江汇,东到沧溟万里流。仙岛凌空沙上出,晴霞分彩日边浮。知君独得乘槎路,不向烟波倚棹讴。
许南英(1855~1917) ,字子蕴,号蕴白、允白,自号窥园主人、留发头陀、龙书生、毗舍耶客、春江冷宦。清台湾府人。早年成立「闻 学舍」,以教书为业,曾应广储东里林家之聘为塾师,光绪十六年(1890)登进士第,钦点主事,签分兵部车驾司加员外郎衔。后返台南,管理「圣庙乐局」事务,并参与垦土化番之职。光绪二十年(1894)应唐景崧聘,协修《台湾通志》。乙未(1895)之役,任台南「筹防局」统领,募集兵勇抗日,后知事无可为,乃将私蓄尽数散给部下后离台内渡。初抵厦门,转向汕头、鮀浦等地,后为生计赴南洋,不顺遂,返国后入都供吏部,自请开去兵部职务,降换广东知县。其后又分任广东乡试阅卷分校、佛税关总办、徐闻、阳春、三水等地知县、福建龙溪知事,民国五年(1916)在林尔嘉(叔臧)的介绍下,到苏门答腊棉兰为张鸿南撰写传略,后因痢疾病逝于寓所。许南英在台南时曾参与崇正社、浪吟社,与施士洁、汪春源、丘逢甲、陈望曾等人唱和往来;乙未后,曾于明治四十五年(1912)、大正五年(1916),两度来台。期间与南社、瀛社、桃社、竹社、栎社等诸多诗友往返。民国二年(1913)厦门鼓浪屿菽庄园建成,林尔嘉广邀诗文同好组「菽庄吟社」,许南英亦常参与盛会。现存《窥园留草》包括「窥园诗」、「窥园词」。诗集按时间排列,甲申以前(光绪十年,1884)之少作亦收录。兹以1933年北京和济印书馆之原刊本为底本,参照1962年台银本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