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杂诗(丙午,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满岁平亭有颂声,西江万目属韦平。

独怜绿净亭中月,曾照论诗过四更。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2. 丙午,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

猜您喜欢

  • 1.《谩成·其三元朝·吴当昔年策士奏题名,西内传宣御仗迎。金织承筐怀旧赐,白头何以荅升平。
  • 2.《赠顿昂伯高兼简王丈公瑞顿尝识先君宋朝·周孚凄凉元祐几遗民,邂逅京江两病身。阮籍莫年唯可醉,扬雄平日固当贫。久知丘壑须吾党,晚喜箪瓢有若人。同识嵇公更谁在,仲任虽健鬓如银。
  • 3.《送皇甫处士赴西塾明朝·朱谋晋养母耻干禄,湖村笔代耕。经书于口授,孝友在躬行。开帐烟篱晓,篝灯雪牖明。自今邻壁鼠,应怖夜吟声。
  • 4.《开先寺赠颙公清朝·王士祯古寺升元旧,兴亡感至今。晴天双瀑下,急雨万松深。但有龙听法,何须地布金。琴高不可即,阴峡畏登临。
  • 5.《浣溪纱·其二·春闺清朝·王士祯小院蘼芜欲作丛。秋千池畔画堂东。日斜莺啭谢娘慵。情思泥人何处去,碧桐阴里下帘拢。玉钗微堕髻鬟松。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