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年来心事渐平奇,荡气回肠此一时。

眼底已无馀子在,镜中幸有美人知。

小山丛桂能招隐,远道芙蓉寄所思。

删尽风花三百首,鬓丝禅榻恰相宜。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猜您喜欢

  • 1.《次韵题明妃图清朝·方婉仪冢畔青青草色稠,芳名史册著千秋。画师若把黄金嘱,老守长门到白头。
  • 2.《闻翰林承旨宋子京尚书捐馆宋朝·张方平平昔雍容两禁游,共陪帷幄奉咨谋。功名不到麒麟阁,词赋空传鹦鹉洲。事业三朝虚物望,声华一代擅风流。清时只作文章老,谁识深怀蕴九畴。
  • 3.《龙冈深雨为刑部员外莆田黄常祖题明朝·叶槩南望闽关道路长,一抔黄壤在龙冈。三年洒扫谁供事,千里驱驰祇自伤。荆棘丛深春雨后,楸梧树老臈前霜。锦衣得遂归荣愿,陇上焚黄倍有光。
  • 4.《戊寅中秋五首·其三明朝·何吾驺盈掌寒光半翳无,四郊尘静月明孤。至今兔捣缘何事,萧瑟秋声满玉壶。
  • 5.《源师栖云庵明朝·李戬一片闲云懒作霖,悠悠偏契老禅心。袈裟挂影晴犹湿,笃耨熏炉气自沉。出岫不随飞锡远,护关长是住山深。我来欲借倪床卧,咫尺西岩杳莫寻。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