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窟湖仙洞即景并记·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洪以南|

留迹平沙挖尾湾,秋风饱送布帆还。

半江回顾西龙寺,云树迷茫隐约间。。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此收于《台湾日日新报》,「诗坛」栏,1917年1210日,第四版,又载连横《台湾诗荟》、吴幅员《台湾诗钞》。,

2. 编者按:《台湾诗荟》、《台湾诗钞》均题作〈游大窟湖有引〉。

洪以南(1871~1927),名文成,字逸雅,号墨樵、无量痴者。清淡水厅艋舺(今台北市万华)人。同治十年(1871)四月生于艋舺土治后街,后徙居淡水。祖父洪腾,经营米郊致富。以南幼颖异,祖喜之,延泉州名孝廉龚显课读,授诸经子史诗赋。乙未(1895)割台,避难泉州原籍,翌年应试,取进晋江县秀才。返台后,于明治卅九年(1906)任台北县办务署参事,十二月受绅章,曾担任艋舺保甲局副局长、台北厅检验役员、台北协会台北支部评议员、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嘱托、台北厅参事(1907)、淡水区长(1914)、街长等职。善诗文,能,且家饶于资,乃蒐集各地散佚图籍、碑帖、文物,建达观楼以贮之,为北台著名藏书之所。与谢汝铨、林馨兰等共创瀛社,被推为第一任社长,时与当道相唱和。著有《妙香阁集》,惜今未见〖参考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页178至179,妙香阁集提要:「《妙香阁集》,世不多见,陈汉光君藏有日历大正二年活字版排印本一册,已非全璧,首有谢汝铨序,略:『逸雅沉酣经史,陶铸百家,虽以浩瀚之才,仍出之千锤百鍊。故淡宕飘忽,腾芬挹秀中,每见离奇精警,搯肺镂肝之作也』。观其〈斋廊晚兴〉句:『一横落月,千树掩柴关』、『野梅才破萼,官半垂丝』。便知其著力之勤,刻画之深。」〗,以下作品自《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教育会杂志》、《台湾时报》、《阁唱和集》、《南薰集》、《环镜楼唱和集》、《台湾诗荟》、《东阁倡和集》、《东宁击钵吟前后集》、《网溪诗集》、《小东山诗存》、《台湾诗钞》等辑录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