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吴门闻龚千谷殁于白下怆今忆昔率尔述怀不自知其言之长也

朝代:明朝|作者:钱澄之|

于惟端毅公,风流海内被。

吾兄名父子,家声罔或坠。

合门仗一身,如何中道弃。

曾未二十年,遂哭君两世。

忆昔壬子冬,落拓走燕市。

宗伯交未深,望门投以刺。

其夜徐方虎,持我诗出视。

宗伯乍览之,欣赏发长喟。

安得斯人来,斯文足鼓吹。

有言适在都,公门必已至。

急索门籍观,居然见名氏。

门吏受人指,沮令勿登记。

诘旦命吾兄,冒寒叩萧寺。

邀我就榻前,深谈慰渴思。

酬公诗四章,循环手不置。

持入示诸姬,谓悉平生志。

须臾沮者来,相见大惊愧。

我故与诙谐,颇寓温峤智。

留我东阁居,不问记室事。

佳篇荷下询,直言了无避。

倾耳为沉吟,良久叹曰是。

虚怀如有失,乃谓吾姑俟。

以此日聚首,唱和无一字。

把我一卷诗,疾病无时离。

临殁竟以殉,僮竖习所嗜。

公病久不出,外廷微有议。

便思请告归,苦为臣妾累。

暇日与谈经,为晰系遁义。

公志本勇决,毅然辞高位。

疏上病益危,乃遭宵人詈。

以此为误公,图献公子媚。

惟兄达大体,媚兄兄转恚。

谷阳竖者流,安足当一谇。

公起闻许归,旷怀今始遂。

渐欲远佞人,默谕左右侍。

行乐未及旬,溘然趺坐逝。

恩礼全始终,举朝争叹异。

可怜上卿家,身后一无备。

匹马遍通都,逢人为涕泗。

丧祭随具举,尽出交亲佽。

旧吏与门生,一一亲含襚。

兄子方南还,谁与共劳瘁。

此事何足言,而兄心则识。

兄初职司空,上知饶心计。

特假楚疆节,南北驿兼治。

鄂渚贻我书,扫榻日夕迟。

知我好诤言,刍荛庶有裨。

我性本疏狂,所至动遭惎。

门内同一家,不知谤所自。

我耳若不闻,兄闻大骇异。

谓此先子友,非与宾客类。

彼固无所需,有需敢告匮。

我闻兄斯语,已胜解推惠。

久思湖南游,壮游良不易。

同舟过洞庭,岳麓再沾醉。

有诗三十首,壹皆兄所赐。

甫返武昌舟,早策都门骑。

闻兄遭诖诬,未审谁者祟。

问讯不逢人,但知广罗织。

方切友生忧,讵信武昌溃。

军书昼夜驰,官贼同儿戏。

伤哉讥谗馀,复罹此颠踬。

幸无职守羁,奉母脱危地。

举家踉跄奔,皇问箧与笥。

以是身萧然,空舟如客寄。

舟薄枞阳过,吾儿候江涘。

念我家特贫,曾不少供饩。

其秋我返里,何当执手慰。

亹亹尺素书,远自浔阳致。

上言蕲水祠,磨碑待君志。

端毅名迹多,蒐罗恐时费。

我惟纪所知,似得昔人意。

会有汗青役,入吴自编次。

文成播吴门,邮绝何从示。

已闻楚案清,金陵驾且税。

吾事行且毕,旦夕可把臂。

讵期凶问传,令我惊以悸。

人生天地间,去来必有为。

如何英与华,乍吐旋已閟。

观子政事才,岂非今能吏。

精神靡不周,盘错见利器。

门岂无杂宾,所亲必正士。

昔贤好客风,至今俨未替。

世不见宗伯,见君庶其似。

所以江汉间,益深往哲企。

继述本孝思,人徒仰侠气。

仕宦曾几时,困顿旋以毙。

己志既未伸,后必昌而炽。

儿孙接踵起,况有弟也稚。

我虽八十翁,及见箕裘嗣。

抚棺欲一恸,金斗远莫跂。

古人戒越疆,洵由筋力敝。

遥遥述此怀,俯仰无穷泪。

注释

1. 出处:田间集卷第二十八

猜您喜欢

  • 1.《又次韵宿元符宫元朝·陈镒天风送客到茅山,山叠千重路百盘。松下石碑留玉篆,竹边药灶餋金丹。声沈万籁乾坤静,气肃九霄风露寒。乞取鼎馀换凡骨,好随仙侣蹑飞鸾。
  • 2.《夜坐宋朝·释元肇露坐黄昏后,城居若在村。天阴萤火亮,秋近草虫喧。老去浑无睡,贫来不闭门。也知疏拙甚,此意与谁论。
  • 3.《庚辰春日同黎君选欧嘉可诸从儿侄渡石门二首·其一明朝·何吾驺风尘怀利涉,千舳自孤征。何有采樵者,还来津吏迎。门通今古汛,石拥去来程。顿觉心非世,推篷万虑轻。
  • 4.《己酉秋归述怀·其四明朝·李之标泥涂岂为儒冠误,涉世真同行路难。孤剑未曾国士报,枯桐容易向人弹。飞鸿自觉青霄迥,失雁徒惊冲雨寒。芦苇萧萧秋已暮,卑栖吾愧一枝安。
  • 5.《寄陈熙父·其三明朝·李之世璧水澄澄玉作钩,黄云冉冉映朱楼。悬知多暇聊攀陟,到有新诗在上头。
【生卒】:1612—1693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原名秉镫,字饮光。明诸生。入清隐居不出,自称田间老人,与顾炎武钱谦益方以智、徐乾学兄弟等都有往来。学问长于经学,尤精于《诗》。文章颇有才气。有《屈宋合诂》、《藏阁诗文集》(别本名《田间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