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

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古诗简介

《春归》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一首五言排律。此先写诗人归来时草堂的情景,再写诗人赏春的行为,最后写诗人对生命有涯的解脱之道的理解。全诗情景交融,在写景上远近结合,用典极难品味,反映了诗人因往来不定之苦而产生的自伤自解、随遇而安的思想。

翻译/译文

草堂苔径临江一边长满了竹子,茅檐下面盛开着满地的鲜

离开草堂已经三年,转眼又到了开的春天

独自倚杖去看孤石,在江畔沙滩倾壶饮酒

远鸥浮游观之似静,轻燕迎上下斜飞。

人世间的道路险阻,而我的生命有限。

此身方醒又醉,乘兴所往即是我的家。 

注释

苔径:长满青苔的小路。临:挨近,靠近。

覆:遮盖。

频:多次。甲子:这里指用来记日的干支之一,每六十天一个“甲子”,诗人自离去至归来相去三年,共十八个“甲子”,所以说“频”。

倏忽(shū hū):一作“归到”。春华:即春花

倚仗看孤石:晋谢安所居的地方,有石一柱,谢安常倚仗相对。杜甫在这句诗里说的即指此。

倾壶:指斟。沙:浣花溪有沙。

梗:阻塞。

吾生亦有涯:本自《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吾生也有涯”。涯,穷尽。

乘兴:兴会所至。 

创作背景

宝应元年(762年)7严武还朝,诗人自成都严武到绵州后与之分手。接着徐知道在成都作乱,诗人只好避往梓州。次年八月,诗人知道房琯死于阆州僧舍,又赴阆州凭吊,以后便漂泊于阆州、梓州两地。由宝应元年(762年)离成都,至广德二年(764年)2月闻严武再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8月诗人又返成都草堂,前后共三年。此诗即诗人返归成都浣花草堂时所作,借以抒发往来不定之苦而产生自伤自解。 

赏析/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诗首二句是写在草堂周围漫步,此举是动;而江边之、檐前之花,清幽明丽,此景是静。人动而景静,正是内心之静通过漫步静景中而展现。在此基础上,“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二句又见赏春之心萌动。而在此萌动之中,又有时光无常之感。中间四句是赏春具体行为。“看”、“就”是人的行为,“浮”、“受”则是鸥、燕的动作,这些行为动作很有宁静之致,主要在于这一切都是随兴而至,毫无造作所致。其中,“远鸥浮水静,轻燕受斜”二句以“静”字、“斜”字传出鸥燕性情形态,上句用字较浑而“静”字较工,且以“远”字总括,以“轻”字助发,下句因“受”字之工而饱受宋人称赞。后四句写对生命有涯的解脱之道,唯在于直心而行,兴之所至,兴尽而返,毫不执着。

全诗用字完润,情景交融,写景上远近结合,所用典故极难品味,如“吾生亦有涯”便意致无穷,反映了诗人饱经忧患,备尝困顿之后,由于深感踪迹无常,往来不定之苦而产生自伤自解,随遇而安的思想。 

名家点评

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唯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语。

北宋·俞成《萤丛说》:老杜诗词,酷爱下“受”字,盖自得之妙,不一而足。如“修竹不受暑”、“轻燕受风斜”……诚用字之工也。然其所以大过人者无它,只是平易,虽日似俗,其实眼前事耳。(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引)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①有态(“轻燕”句下)。②(北宋)范元实(范祖禹之子)曰:杜有喜用字,如“修竹不受暑”、“吹面受和风”及“轻燕”句,“受”字皆入妙。老坡尤爱“轻燕”句,以为燕迎风低飞,乍前乍却,非“受”字不能形容也。

明·陆时雍《唐诗镜》:应手处觉其谈笑而成。

明末清初·黄生《杜诗说》:“轻燕”句,宋人所极称。上句之工秀,人未见赏。鸥去人还,故久浮不动也。

明末清初·仇兆鳌《杜诗详注》:此春归景物,花竹之间,春华如故,是堂前近景;沙石之外,鸥燕悠然,是溪前远景。下一“静”字,使“远”、“浮”二字有神;下一“斜”字,使“轻”、“受”二字有致。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明代)杨德周曰:“微风燕子斜”,正与此同看,咏之不尽,味之有余。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鸥、燕性情形态,以“静”字、“斜”字传出(“轻燕受风斜”句下)。

清·杨伦《杜诗镜铨》:末四(句)自伤自解,不堪多读,亦有随遇而安之意。

清·卢麰《闻轩初盛唐近体评选读本》:起二最隽语。八句“受”字法,最婉。

近代·俞陛《诗境浅说》:杜诗三用“受”字。“轻燕受风斜”、“修竹不受暑”与“野航恰受(两三人)”句,皆善用“受”字。 

相关古诗分类

杜甫的诗词曲代表作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