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雪

朝代:清朝|作者:林朝崧|

我年四十一,今日初见雪。

天公弄狡狯,戏锯玉为屑。

出门何皑皑,照昼光于月。

处处水精帘,家家白银阙。

人在冰壶中,肝胆俱皎洁。

莹然内观心,坐觉六尘灭。

只愁冷我肠,饮酒令之热。

在风西北起,暮气森肃杀。

松竹冻不僵,梅花香更烈。

百草零落后,岁寒知劲节。

古人山阴棹,兴为知己发。

长安门户多,野人耻干谒。

独忆谢女吟,连环思不绝。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八部

猜您喜欢

  • 1.《题倪元镇云林图寄胡鼎文同知元朝·叶兰山水蔼馀碧,素月澄寒流。离怀日耿耿,去序何悠悠。开缄写幽图,青灯夜重篝。云林惬远趣,木落吴江秋。
  • 2.《败菊元朝·陈谟败菊如佳人,粉面初酣酒。猗猗耐荒寒,兰芷相与友。缅彼仙桂枝,金粟照窗牖。吹香逐环佩,乃亦袭尘垢。独秀摇落馀,肯与繁华偶。故应鄙陶潜,憔悴五株柳。吴生何人斯,砺斧...
  • 3.《咏怀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十五明朝·沈鍊玉沉当自见,珠去有时还。刘曜乃何人,隐居管涔山。童子持宝剑,再拜扬玉颜。致辞且敬献,留佩声潺潺。一岁换五色,三尺当重关。寄物不虚得,亦复排群蛮。
  • 4.《绘川书院诗二首为汤荆岘侍讲赋·其一清朝·王士祯大道汇邹鲁,洙泗何洋洋。邈矣二千载,伊洛为巨防。江汉有遗民,卓为姚许倡。至今百泉上,源流深且长。暧暧夏峰村,郁郁通德乡。汤公起梁宋,摄衣早升堂。侧闻睢涣间,五色...
  • 5.《秋日书怀明朝·沈守正隔岁驱车悲徂夏,一春高枕又惊秋。何年杨叶能奇中,两度桃花巳漫游。蟋蟀语深庭际草,海棠红堕涧西洲。不须蒿目中原色,雁背林端总惹愁。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社「栎社」创始人,台湾豪族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诗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林朝崧诗,目前通行之版本为《无闷草堂诗存》,在他去世十馀年后,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由鹿港信昌社印行,于昭和八年(1933)分成两册装订(上册为一至三卷,下册为四至五卷)出版。全书五卷,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附录诗馀一卷,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龙文出版社「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第八、九册两册所收《无闷草堂诗存》,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台湾银行「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二种所收《无闷草堂诗存》,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但有不少错字。。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名为《无闷草堂诗钞》于1919~1923年连载于《台湾文艺丛志》(未以单行本出版)。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但《诗钞》所收总数较《诗存》多出不少。(廖振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