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内子谢氏端·其九

朝代:清朝|作者:林朝崧|

天道云福善,茫昧究难度!

妇德如汝贤,年合比龟鹤。

奈何四十一,遽遣脱尘缚。

犹记两月前,凶梦先我告。

夜梦不见人,所见皆鬼箓。

魂游墟墓间,自恐死期促。

当时苦不信,听罢付一噱。

悔不急为善,禳汝年运恶。

猜您喜欢

  • 1.《题院判石末公见惠赵仲穆双马图元朝·陈镒使君惠我双马图,雄姿逸态世所无。流传韩干旧墨迹,湖州公子亲临摹。湖州自是名家驹,绘画此马与众殊。鬃鬣萧萧朔风起,举足万里无长途。弯弓马上者谁子,驼裘乌帽貂襜褕。...
  • 2.《清明连上巳(治平丙午三月四日清明)宋朝·张方平踏青原上饮,祓禊水边歌。佳节相连好,游人一倍多。
  • 3.《游紫麟峰宋朝·赵令松千仞奇峰薄上清,葛洪于此尚留名。紫麟瑞霭春风暖,白虎丹成夜月明。点点苍苔空有迹,菲菲芳草不闻声。高踪回首今何在,山水犹含万古情。
  • 4.《酬张槎溪宋朝·释元肇一笑相逢白下城,秋光满路雨初晴。沧江上与天河接,应是乘槎到玉清。
  • 5.《送盛德生·其二明朝·李云龙归客为行客,他乡是故乡。有家悬两地,临路忆何方。行李剑三尺,生涯药一囊。送君秋色里,心折雁南翔。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社「栎社」创始人,台湾豪族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诗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林朝崧诗,目前通行之版本为《无闷草堂诗存》,在他去世十馀年后,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由鹿港信昌社印行,于昭和八年(1933)分成两册装订(上册为一至三卷,下册为四至五卷)出版。全书五卷,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附录诗馀一卷,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龙文出版社「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第八、九册两册所收《无闷草堂诗存》,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台湾银行「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二种所收《无闷草堂诗存》,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但有不少错字。。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名为《无闷草堂诗钞》于1919~1923年连载于《台湾文艺丛志》(未以单行本出版)。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但《诗钞》所收总数较《诗存》多出不少。(廖振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