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槐庭东游,赋此寄赠·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林朝崧|

凫舄乘风上碧虚,鸿龙玉狗守天居。

少年日下看花好,华屋随人漫曳裾。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

猜您喜欢

  • 1.《梅花宋朝·赵伯泌绰约冰姿傍短墙,天香应不让花王。雪光相映精神爽,月色深笼意味长。惟契竹松敦晚节,不随桃李竞春芳。漫将玉笛风前弄,留取宫人学汉妆。
  • 2.《北固山宋朝·赵公豫名山推北固,乘兴一登临。古庙稀人语,虚堂响树音。江涛堪寓目,禽鸟足娱心。坐卧言归晚,前村月满林。
  • 3.《题守坚李翁所藏牧牛图明朝·石宝空山无人云自流,草色不唤王孙游。平波粼粼动烟縠,高柳拂地黄金柔。路旁白石净于几,松膏竹杖亦易求。苍岩翠壁几千仞,此中敢谓无巢由。巢由巢由不可见,牧竖悠悠下长坂。...
  • 4.《峡山杂咏十三首·其二·期云馆明朝·何吾驺博带披元雾,脩眉染碧烟。良朋不易得,能复问神仙。
  • 5.《秋日閒居和张隆甫韵·其二明朝·佘翔人生非金石,摇落重含情。林暝萤初度,汀寒雁数声。科头山欲瘦,濯足水偏清。枯槁寻常事,安知身后名。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社「栎社」创始人,台湾豪族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诗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林朝崧诗,目前通行之版本为《无闷草堂诗存》,在他去世十馀年后,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由鹿港信昌社印行,于昭和八年(1933)分成两册装订(上册为一至三卷,下册为四至五卷)出版。全书五卷,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附录诗馀一卷,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龙文出版社「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第八、九册两册所收《无闷草堂诗存》,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台湾银行「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二种所收《无闷草堂诗存》,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但有不少错字。。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名为《无闷草堂诗钞》于1919~1923年连载于《台湾文艺丛志》(未以单行本出版)。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但《诗钞》所收总数较《诗存》多出不少。(廖振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