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有抚松居士者,与余唱和甚多,后知为社友陈君沧玉所托名,戏为四绝句寄赠(以下甲辰)·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林朝崧|

诗家戏学糊名法,教索曹刘向暗中。

自笑眼花迷五色,主司头脑太冬烘。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东韵

2. 以下甲辰

猜您喜欢

  • 1.《咏贫士 其三晋朝·陶渊明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赐也徒能辨,乃不见吾心。
  • 2.《次正平上座韵赠子充宋朝·李彭吾宗大宛种,未入十二闲。膺门沬流赭,气已无燕山。何时黄金羁,鞍辔长楸閒。皎皎自空谷,待君当御还。
  • 3.《凌母受封为子中主事题卷·其二明朝·王樵凤诰霞章辉白发,高堂燕语昼沉沉。坐阅孙曾俱老大,寒灯夜雨昔年心。
  • 4.《间居有感清朝·尹尚廉三亩扬雄旧草亭,终年独守《太玄经》。酒邀碧海苍龙劝,琴许青天白鹤听。窗外月明横桂影,座中风冷散兰馨。诸君谁爱疏狂性,赢得柴扉尽日扃。
  • 5.《思敬轩明朝·江源府仰堪舆如许大,问君何处着工夫。看他泼泼元何□,自我惺惺是入涂。暗室有天皆监视,灵台无主便荒芜。不知践履成功后,收敛还容一物无。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社「栎社」创始人,台湾豪族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诗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林朝崧诗,目前通行之版本为《无闷草堂诗存》,在他去世十馀年后,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由鹿港信昌社印行,于昭和八年(1933)分成两册装订(上册为一至三卷,下册为四至五卷)出版。全书五卷,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附录诗馀一卷,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龙文出版社「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第八、九册两册所收《无闷草堂诗存》,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台湾银行「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二种所收《无闷草堂诗存》,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但有不少错字。。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名为《无闷草堂诗钞》于1919~1923年连载于《台湾文艺丛志》(未以单行本出版)。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但《诗钞》所收总数较《诗存》多出不少。(廖振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