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杂咏八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林朝崧|

敧枕舵栖底,风波梦不安。

三更呼起碇,星斗满江寒。

注释

1. 五言绝句 押寒韵

猜您喜欢

  • 1.《赤蔷安掸师塔唐朝·卢照邻独坐岩之曲,悠然无俗纷。酌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烟霞朝晚聚。猿乌岁时闻。水华镜秋色,山翠含夕瞟。高谈十二部,细核五千文。如如数冥昧,生生理氛且。古人有糟粕,轮扁...
  • 2.《酒泉子·谢却荼蘼清朝·纳兰容若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 3.《赠百长还营明朝·吴实飞将百夫前,龙韬久在边。雕弓胡月满,宝剑汉星悬。朔雪双旌度,西风疋马旋。承平无用武,醉向酒家眠。
  • 4.《宿龙泉再用简州韵明朝·岑万芙蓉云帐望中微,碧树青莎静掩扉。万里蓬萍叹飘转,廿年衣马未轻肥。楼台几处人吹笛,砧杵谁家夜捣衣。青鸟不来乡国异,关河回首重迟迟。
  • 5.《渔家傲·其二·出水西门暮抵下关清朝·王士祯醉向石城呼小艇。总持宅畔花将暝。绿柳朱栏相掩映。波光冷。捲帘处处珊瑚镜。三日秦淮扶酒病。魂销不到胭脂井。归舸凌风飞鸟竞。人初醒。清凉山外红霞影。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社「栎社」创始人,台湾豪族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诗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林朝崧诗,目前通行之版本为《无闷草堂诗存》,在他去世十馀年后,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由鹿港信昌社印行,于昭和八年(1933)分成两册装订(上册为一至三卷,下册为四至五卷)出版。全书五卷,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附录诗馀一卷,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龙文出版社「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第八、九册两册所收《无闷草堂诗存》,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台湾银行「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二种所收《无闷草堂诗存》,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但有不少错字。。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名为《无闷草堂诗钞》于1919~1923年连载于《台湾文艺丛志》(未以单行本出版)。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但《诗钞》所收总数较《诗存》多出不少。(廖振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