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次邱工部韵八首·其七

朝代:清朝|作者:林朝崧|

一篇悲愤蔡姬文,毳幕衾寒策酒勋。

苦恨鹍弦弹落月,久将翟茀视浮云。

风沙塞外愁行色,罗绮场中枉冠军。

惆怅人间忆天上,汉宫箫管断难闻。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猜您喜欢

  • 1.《拟古 其六晋朝·陶渊明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不怨道里长,但畏...
  • 2.《石女冢宋朝·袁默君不见湘江不流湘水清,悲风愁雨能无情。灵妃宝瑟声未绝,九疑云锁苍梧深。又不见霸陵路入新丰道,顾念邯郸意悽恼。夫人鼓瑟君为歌,北山为椁吾将老。古来死者不胜计,历历...
  • 3.《别孙德谦节推四首·其一明朝·王渐逵陟彼灵鳌峰,振衣上东皋。连蜷敞高盻,郁木扬清涛。故人向五云,飘举跻华高。何以慰我怀,宠德日已褒。
  • 4.《金陵怀古明朝·朱妙端石城风起浪声齐,六代兴亡动客思。吴苑落花啼杜宇,宋台荒草走狐狸。残香犹染胭脂井,遗恨空传璧月词。谁道钟山佳气歇,真龙又见起钟离。
  • 5.《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时与小庵往来书札,尚未谋面也。)·其一清朝·牛焘闻君风诣独峥嵘,潇洒烟霞具胜情。花外春深容吏隐,琴边鹤唳趣诗成。三年瘴雨韬经济,六诏云山识姓名。底事寅寮悭一晤,酒杯同置不同倾。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社「栎社」创始人,台湾豪族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诗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林朝崧诗,目前通行之版本为《无闷草堂诗存》,在他去世十馀年后,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由鹿港信昌社印行,于昭和八年(1933)分成两册装订(上册为一至三卷,下册为四至五卷)出版。全书五卷,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附录诗馀一卷,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龙文出版社「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第八、九册两册所收《无闷草堂诗存》,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台湾银行「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二种所收《无闷草堂诗存》,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但有不少错字。。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名为《无闷草堂诗钞》于1919~1923年连载于《台湾文艺丛志》(未以单行本出版)。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但《诗钞》所收总数较《诗存》多出不少。(廖振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