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林朝崧|

兵弄潢池乱似麻,竞寻覆辙太平车。

英雄崇拜梁山泊,儿女讴歌五月花。

军府弹声来刺客,讲坛鬓影簇娇娃。

东南民气嚣张甚,宵旰应劳仰屋嗟。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猜您喜欢

  • 1.《自昌谷到洛后门唐朝·李贺九月大野白,苍岑竦秋门。寒凉十月末,雪霰蒙晓昏。澹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石涧冻波声,鸡叫清寒晨。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东家名廖者,乡曲...
  • 2.《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宋朝·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
  • 3.《谒金门·开于阗唐朝·敦煌曲子开于阗。绵绫家家总满。奉戏生龙及玉碗。将来百姓看。尚书座客□典。四塞休征罢战。但□阿郎千秋岁。甘州他自离乱。
  • 4.《梯田元朝·王祯世间田制多等夷,有田世外谁名题?非水非陆何所兮,危颠峻麓无田蹊。层磴横削高为梯,举手扪之足始跻。伛偻前向防颠挤,佃作有具仍兼携。随宜垦斸或东西,知时积早无噬脐。...
  • 5.《西宫宋朝·蔡莱云兴霞蔚控千山,势压江南广殿寒。风偃万松斜日晚,卧看风雨落人间。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社「栎社」创始人,台湾豪族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诗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林朝崧诗,目前通行之版本为《无闷草堂诗存》,在他去世十馀年后,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由鹿港信昌社印行,于昭和八年(1933)分成两册装订(上册为一至三卷,下册为四至五卷)出版。全书五卷,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附录诗馀一卷,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龙文出版社「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第八、九册两册所收《无闷草堂诗存》,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台湾银行「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二种所收《无闷草堂诗存》,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但有不少错字。。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名为《无闷草堂诗钞》于1919~1923年连载于《台湾文艺丛志》(未以单行本出版)。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但《诗钞》所收总数较《诗存》多出不少。(廖振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