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连君雅堂二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林朝崧|

才华纵横策治安,江湖沦落一儒冠。

神交数载凭文字,晤语移时吐胆肝。

热血少年消耗易,颓风故国挽回难。

愿君好继龙门史,藏向名山后代看。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2. 君将著「台湾通史」,故

猜您喜欢

  • 1.《赠樊秀才元朝·吴当忆昨承恩乞鉴湖,几回清梦谒神都。葡萄天马来边徼,粳稻云帆出越吴。旸谷吠晨惊蜀犬,神祠乘夜托城狐。龙钟卧病空筹策,万里云霄羽翮孤。
  • 2.《夏日龙井书事·其三宋朝·释道潜自怜多病畏炎曦,长夏投踪此最宜。青石白沙含浅濑,碧梧苍竹聒凉飔。云中鸡犬听难辨,谷口渔樵问不知。斑杖芒鞋随步远,归来幽火认茅茨。
  • 3.《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二宋朝·释月涧随师三年,咳嗽相似。山僧随这老汉六年,相识还同不相识。
  • 4.《山家书壁遗老农元朝·虞堪老农政喜黄梅雨,笑我何妨白昼眠。竹径鸟啼泥滑滑,稻畦蛙叫鼓阗阗。开沟放水将锄去,过岭看云借屐穿。性僻自嫌多懒散,空吟未遂卜居篇。
  • 5.《折桂令明朝·谷子敬端的是隔红尘景物非常。上面有彩凤交飞。青鸟翱翔。和那瑶草为邻。灵椿共茂。丹桂同芳。只教你占断风清月朗。根盘的地老天荒。我为甚折取垂杨。移向扶桑。但能勾五千岁遐龄...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社「栎社」创始人,台湾豪族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诗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林朝崧诗,目前通行之版本为《无闷草堂诗存》,在他去世十馀年后,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由鹿港信昌社印行,于昭和八年(1933)分成两册装订(上册为一至三卷,下册为四至五卷)出版。全书五卷,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附录诗馀一卷,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龙文出版社「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第八、九册两册所收《无闷草堂诗存》,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台湾银行「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二种所收《无闷草堂诗存》,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但有不少错字。。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名为《无闷草堂诗钞》于1919~1923年连载于《台湾文艺丛志》(未以单行本出版)。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但《诗钞》所收总数较《诗存》多出不少。(廖振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