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感再次幼春韵六首·其六

朝代:清朝|作者:林朝崧|

西巡扈从尽鹓鸾,谁念舆图窄与宽?

秦法变更由卫鞅,齐宗兴复望田单。

君臣尝胆天应悯,玉帛和戎事大难。

后顾茫茫堪痛哭,不须更听雍门弹。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猜您喜欢

  • 1.《拟古·其二唐朝·李白高楼入青天,下有白玉堂。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 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 弦声何激烈,风卷绕飞梁。行人皆踯躅,栖鸟起回翔。 但写...
  • 2.《烂柯山宋朝·冯熙载昔游龙蟠之御室,碧落洞天分甲乙。飞泉万斛如镕银,直泻山腰逗岩溢。一泓百尺琉璃青,中有片石削砥平。地炎蒸石石生乳,石乳满岩悬佩璎。仙风逼人有仙气,梦魂几年骑鹤行。...
  • 3.《次叔章兄閒居韵·其一元朝·梅致和倦作繁阳宰,幡然解篆归。行藏随所寓,迎送近来稀。荒径存松菊,南山有蕨薇。行年踰七十,犹着老莱衣。
  • 4.《送冯鄂芝归新兴明朝·何吾驺记得中秋看明月,大家握手话平生。明朝忍向江南别,不那风前听鸟声。
  • 5.《唤起清朝·牛焘云溟濛,天窌窱,人间尘梦知多少。荒鸡夜半啼何早,不如一声唤起鸟。一声唤起山中云,山中云起天渐晓。群鸟啾啾始飞鸣,但觉绮窗开窈窕。此时芳闺梦亦蹙,惟有东坡春睡足。...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社「栎社」创始人,台湾豪族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诗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林朝崧诗,目前通行之版本为《无闷草堂诗存》,在他去世十馀年后,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由鹿港信昌社印行,于昭和八年(1933)分成两册装订(上册为一至三卷,下册为四至五卷)出版。全书五卷,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附录诗馀一卷,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龙文出版社「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第八、九册两册所收《无闷草堂诗存》,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台湾银行「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二种所收《无闷草堂诗存》,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但有不少错字。。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名为《无闷草堂诗钞》于1919~1923年连载于《台湾文艺丛志》(未以单行本出版)。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但《诗钞》所收总数较《诗存》多出不少。(廖振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