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绍尧九日寄雾山栎社诸友韵二首·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林朝崧|

满目河山感慨多,叶飞如雨水增波。

丹枫白雁生秋兴,紫蟹黄花共醉歌。

头戴南冠长已矣,手遮西日奈愁何。

登高能赋知无益,和汝题糕且一哦。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猜您喜欢

  • 1.《再次韵呈之忱彦先彦达兼呈幼槃宋朝·李彭割据溪山天下豪,长松独许倚青蒿。小巫政自雄河朔,浅器从来鄙奉高。烂醉何劳愤田窦,淳风相与继崔毛。不知底事真奇语,且向窗前嚼二螯。
  • 2.《寄题凤翔长孙家集芳亭宋朝·周行己种木须种松,松有四时芳。种草须种兰,兰有千里香。众木岂不大,秋至即凋伤。百草岂不好,露下纷萎黄。人生事园圃,用意各有方。不贵草木多,只贵草木良。但种松与兰,主人...
  • 3.《太行山行明朝·石宝太行之山何崔嵬,岩幽谷隐藏风雷。汉军已料骑士屈,魏武重叹车轮摧。其开如陉下如井,云作炊烟瀑垂绠。羊牛只道来层霄,鸡犬方知接人境。山僧何年住山顶,亦有山田二三顷。...
  • 4.《崧台月夜同梁伯珩舟中促坐明朝·何吾驺雨洗寒光气转清,开帘客散醉还酲。可能写我诗中趣,当复题君画里情。夜月船头渔火碎,秋风天外旅魂轻。莫论十载清狂日,尤觉高歌意未平。
  • 5.《踏莎行·闲里心情清朝·毛茂清闲里心情,病馀诗酒。匆匆寒食清明后。柳丝无力绿低迷,花枝有恨红消瘦。春晚韶光,暖风吟袖。炉烟不动湘帘昼。夕阳天外乱山多,望中又是愁来候。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社「栎社」创始人,台湾豪族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诗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林朝崧诗,目前通行之版本为《无闷草堂诗存》,在他去世十馀年后,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由鹿港信昌社印行,于昭和八年(1933)分成两册装订(上册为一至三卷,下册为四至五卷)出版。全书五卷,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附录诗馀一卷,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龙文出版社「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第八、九册两册所收《无闷草堂诗存》,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台湾银行「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二种所收《无闷草堂诗存》,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但有不少错字。。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名为《无闷草堂诗钞》于1919~1923年连载于《台湾文艺丛志》(未以单行本出版)。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但《诗钞》所收总数较《诗存》多出不少。(廖振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