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抚军徐树人夫子(此组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吴子光|

德星光彩绕闽瀛,铁石梅花宋广平。

盖世勋猷彝鼎重,等身著述锦囊盈。

百城保障车随雨,万里清秋月照营。

指日九重枚卜近,金瓯高覆宰臣名。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陈汉光《台湾录》

2. 此组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墨梅元朝·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 2.《尊经阁记明朝·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
  • 3.《挽朱留耕十二韵元朝·李昱养誉能超俗,延龄似得仙。风生谈满座,霜染发垂肩。锦里青山外,金城碧水边。谁誇五牸富,正爱一狐贤。晓句筼筜谷,春蓑䆉稏田。躬耕疲不厌,力学老尤专。岂谓迎申日,俄惊...
  • 4.《舟次怀人明朝·佘翔山隈水曲抱烟岚,露月霜风酒半酣。梦里怀人心切切,梅花一片下江南。
  • 5.《小重山·无题清朝·王士禄曾看新妆镜前。别来怊怅甚、不成眠。此情不拟有人怜。愁袅袅、空似兽炉烟。辜负月娟娟。梅花如有意、落红钿。东风轻软到秋千。遥相忆、微倦夕阳天。
吴子光(1819~1883),原名儒,字士兴,后因业师宋心珠(名其光)之贶,改今名,号芸阁,别署壑,晚年自号铁梅老人或铁梅道人。原籍广东嘉应州,生于清嘉庆廿四年(1819),卒于光绪十九年(1883),年六十五。青少年时在家乡熟读儒家经典,博览诸子百家著作及稗官野史,然屡试不进,遂于道光十七年(1837)渡台,后寄籍台湾淡水,以课馆为业,暇则以诗文自遣。长于诗,尤长骈体。同治四年(1865)中举,受知于台湾道台徐宗干,充幕僚多年。同治七年(1868)应淡水知府陈培桂聘,参与《淡水厅志》之修撰。光绪四年(1878)应聘主讲文英书院。是年,彰化望族三角仔庄吕氏新葺筱庄,聘子光设教其中,宾主殊相得。从其游者除吕氏兄弟外,尚有:傅子亦、丘逢甲、谢颂臣及子光之侄吴师廉等。大抵而言,晚清本土才学之士,尽萃于斯。筱云轩藏书数万卷,无所不备,吴子光曾为之作藏书记。逝后,吕家礼葬之,并恤其家,越年,复出资刻其书。王《台阳诗话》称其诗「专学晚唐」,「杰句名篇,美不胜录。」从〈小草拾遗序〉可知其少时好赋,原存有古律赋百馀篇;中年后,以近体诗为主要创作对象,亦存有二百多首,惜多所亡失。芸阁博学多才,然一生遭际不佳,「欲伸其文章报国之志而不可得」 。于是,以东坡自况,名其文集为《一肚皮集》。共十八卷,于光绪元年(1875)刊刻行世,附诗作《小草拾遗》一卷。又著《三长赘笔》十六卷、《经馀杂录》十二卷。则诸史绪论、书后题跋、古今词语、词林典实之类。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尝辑其有关台湾史迹稿为《台湾纪事》,列为《台湾文献丛刊》第三十六种。民国六十八年(1979)中华民国史迹研究中心得其稿本,辑印为《吴子光全书》,民国九十年(2001)又由龙文出版社重印出版。今以《一肚皮集》所附《小草拾遗》为底本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