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溪

朝代:清朝|作者:阮蔡文|

崩山万壑争流潝,溪石团团马蹄絷。

大者如鼓小如拳,溪面谁填递疏密。

水挟沙流石动移,大石小石荡摩涩。

海风横刮入溪寒,故纵溪流作鬐鬣。

水方没胫已难行,水至拦腰命呼吸。

夏秋之间势益狂,瀰漫五里无舟楫。

往来溺此不知谁,征魂夜夜溪旁泣。

山崩岩壑深复深,此中定有蛟龙蛰。

注释

1. 出处:此收于周钟瑄《诸罗县志》〈艺文〉,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周玺《彰化县志》〈艺文〉、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沈茂荫《苗栗县志》〈文艺〉、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王建《台中诗乘》。 创作地点:大甲溪

2. 此诗收于周钟瑄《诸罗县志》〈艺文〉,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周玺《彰化县志》〈艺文〉、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沈茂荫《苗栗县志》〈文艺〉、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王建竹《台中诗乘》。

阮蔡文(1666~1715),字子章,号石,福建漳浦人。幼年随其父迁徙江西。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举人。兼通吴、越、闽、广方言,对于经世致用之学颇为用心。康熙五十一年(1712)招降贼陈尚义有功,蒙清圣祖召见,问以沿海事宜,所答清晰,叙功获授南陆凉知州,未行,而大学李光地奏称其有谋略,遂改授福建厦门水师中营参将。因为厦门距其家仅百馀里,所以对于该地大小利弊无不详知,任内务除盗贼,化解外国通商市舶与当地人民之冲突而为人所称颂。康熙五十四年(1715)调台湾北路营参将,当时南崁、淡水一带,穷年阴,鲜少晴朗,产硫黄,毒气薰蒸,曾是明郑时代流放罪人之所,康熙四十九年(1710)方设兵防,但生还者往往不及三分之一,历来巡哨未至,阮蔡文决计前往巡视。途中,吟诗书感,又详记当地川、候、土俗,并撰文吊祭戍亡将士,招抚原住民,百姓感悦,不幸竟中瘴气,归来成疾,在改任福州城守副将,前往京城述职途中,病情加剧而亡,得年五十。〖参考蒋师辙《台湾通志》〈列传〉,台银本。陈培桂《淡水厅志》〈列传〉,成文出版社。〗阮氏操守廉洁,读书不倦,为文不假思索,可惜一生志在经济事业,所以著述无多。(黄美娥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