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恒春南城楼

朝代:清朝|作者:江昶荣|

城外层峦城上楼,南来有客此勾留。

龙潭水浅田园在,猴洞亭高石径幽。

扑面凉风疑异候,关心明日是中秋。

披荆斩棘非容易,只望贤能百里侯。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吴浊流〈江昶荣的遗稿〉,又载钟壬寿〈江进士昶荣公事迹〉〉、陈汉光《台湾录》、赖子清《台诗珠》。

2. 作者注:「戊子年(1888

猜您喜欢

  • 1.《次韵万红中一朵白莲之作元朝·洪焱祖龙涎万斛绛云重,彼美西人一粲逢。獭髓无痕冰作骨,羽衣初试水为容。瑶池燕罢醒看醉,月殿妆来淡胜浓。未许何郎能斗洁,诗仙玉立众宾从。
  • 2.《余和韵旧作一章以志感云明朝·王永积为寻高隐到终南,采得商芝路未谙。四座春温文字古,一泓秋碧水天涵。阶头鸠杖看俱化,颌下鹂珠许共探。古迹已同流水逝,好留明月照香龛。
  • 3.《和昭默老人寄示拂子颂宋朝·释守卓即此用,离此用,箭未离弦的先中。万仞崖前撒手归,一句机玄无用用。此时针芥审无差,戴恩奚翅丘山重。誓捐躯命壮县丝,随波聊与人天共。
  • 4.《杂言·其三十五元朝·张达赏罚奉天心,纲常日攸植。武公据曲沃,以孽戕宗国。九伐有所施,王诛讵容释。云何东周君,刑用乃尔辟。一军俾为侯,跋扈竟接迹。嗟彼三晋封,其来岂朝夕。
  • 5.《垂虹桥送戴明甫(昭)归休宁明朝·朱存理新安十日程,足为千里游。江湖志汗漫,杖剑气横秋。昨逢阿戎与之语,知君楚尾与吴头。不须琵琶浔阳郭,泊此书画沧江舟。飘然明发向何许,长笛一声黄鹤楼。宝带秋波启别筵,...
江昶荣(1841~1895),原名上蓉,字树君,号秋舫,清六堆围庄(今屏东县内埔乡)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光绪九年(1883)登进士第。在朝廷派为四川即用知县后,因中法战争爆发,闽台海道受阻,隔年始抵达四川,竟被朝廷误认为抗命而遭革职。江昶荣复官无望欲返台湾,成都好友为其饯行,即席赋诗〈逾限被议自蜀旋里留别诸同仁〉四首,四川道台杨春樵评曰:「一字一泪,不觉同声一哭。」此诗因而传扬四川,前来拜谒者不断,饯宴无数,旅费遂不筹而足。光绪十三年(1887)返回台湾,曾至恒春、台南一带任教。屏东隘寮溪经年泛滥,力倡修筑堤防,关心公益,为乡里称道。二十一年(1895)割台之役,闻讯忧愤,因病卒 。江昶荣的诗作目前辑录发表的有吴浊流〈江昶荣的遗稿〉 、钟壬寿〈江进士昶荣公事迹〉 两文。据《屏东县志‧江昶荣传》记载,江昶荣有遗诗三十首,以及福建乡试朱卷一份。目前已知共有三十三首,吴浊流〈江昶荣的遗稿〉收录二十九首,缺〈癸未年会试旅费无措亲朋漠然聊赋七律以见志〉、〈偶然〉、〈偶成〉、〈赋得翠万重当槛出得山字五言八韵〉四首。前三首见钟壬寿〈江进士昶荣公事迹〉,后一首见《福建乡试朱卷》。今依据上述资料,予以汇整校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