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四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康熙|

三田岁毕举,用以荐明禋。

圣王戒暴殄,郊薮游麒麟。

虞罗张复解,原野气已春。

六合岂不广,一面何逡巡。

亳都百里间,旷如天地仁。

宽政逮毛羽,况乃蚩蚩民。

注释

1. 押真韵 出处: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三十九

猜您喜欢

  • 1.《题柱二首·桃李摧残风雨春宋朝·陈师道桃李摧残风雨春,天孙河鼓隔天津。主恩不与妍华尽,何限人间失意人。
  • 2.《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二明朝·石宝新春过眼秋还近,急景抛人志欲荒。已悟云程难阔步,得依兰室且薰香。床头古史三千卷,天上霄衣十二章。一缕色丝如可用,凭谁持此报中郎。
  • 3.《将归香山旧隐留别刘汉臣·其一明朝·何巩道归似征鸿爱及秋,家山多半是曾游。童年种树闻遮路,往事题诗忆在楼。他县岂能淹八口,故人偏肯送孤舟。亦知定有秦川梦,难共流澌到陇头。
  • 4.《喜徐仲洪表兄至京明朝·沈棨我家清溪南,君住清溪北。君来自清溪,我如抵乡国。殷勤问家事,欢娱动颜色。双亲实康强,三族幸安适。诸弟复进修,孤侄况谦益。旧谷虽无储,囷廪足新麦。时雨溉我田,兹秋...
  • 5.《酹江月·其二·赠亦世清朝·王士禄人生几许,叹经年契阔、不殊梁燕。西子湖头判袂后,携手又来隋苑。苏小车尘,钱王潮水。回首同飞电。芒芒交集,顿成洗马清叹。擢秀大别清湘,吾宗才子,允矣邦之彦。抚字阳...
康熙的诗词曲代表作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