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菊(限盐韵)

朝代:清朝|作者:王人俊|

战败西风力不添,傲躯何计息奄奄。

明年再受黄金甲,依旧头衔一品兼。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出处:此收于赖子清《台诗珠》,又载邱秀堂《台北七君子诗。王采甫先生诗存》。

2. 限盐韵

猜您喜欢

  • 1.《题画明朝·王汝玉西风袅袅起林阿,一夜新凉到薜萝。人在空江秋影里,青山不似白云多。
  • 2.《金陵和许浑韵明朝·王渐逵岷蜀支原一派终,随流江汉亦连空。千年王气愚秦政,十里祥云护圣宫。纪客有诗酬胜概,登堂无酒趁秋风。兴亡今古非吾事,惟爱青山似越中。
  • 3.《步韵奉酬林郡守二首·其二宋朝·阳孝本家世中条旧素贫,尘编堆积漫缤纷。未甘末俗成虚老,却笑劳生漫逐群。为爱严陵滩上月,还思巢父岭头云。闾阎莫怪衡门陋,旌节曾来有使君。
  • 4.《一江风明朝·叶宪祖盼花朝。好日看看到。准备双眸瞭。那妖娆。瞥地回车。要看十分饱。斜阳挂柳梢。斜阳挂柳梢。天街渐寂寥。香车未至难猜料。
  • 5.《俚言奉送大司徒白翁毕老先生昼锦明朝·邵士逢黄阁勋名切上台,赤松何事早归来。东南不复烦筹箸,中外空瞻酌斗才。手演一函充宦橐,望隆三锡动罘罳。它年屈指蒲轮诏,好向临淄绿野开。
王人俊(1866~1918),名承烈,号采甫,以号行世。清淡水艋舺(今台北市万华)人。光绪十七年(1891)淡水县生员,游泮后拟赴秋试,适逢乙未割台之变,未成行。于是绝意仕途,閒居寄情诗,并设塾授课。明治四十二年(1909)春,与林湘沅、谢汝铨、洪以南诸贤,倡设台北「瀛社」,为该社中坚社员。生平致力吟咏,直抒胸臆,诗平易流畅,时以诙谐笔调,反映现实生活。乡里父兄素重其品德,门生几达千人,台湾作家王诗琅亦曾从其学。王人俊著作虽丰,惜遭兵燹而散失〖参考邱秀堂《鲲海粹编。台北七君子诗存》,台北:台湾史迹研究中心,1980年;廖一瑾(兰)《台湾诗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唐羽《基隆颜氏家乘》,台北:基隆颜氏家乘纂修小组,1997年12
〗。2004年厦门大学出版《台湾文献汇刊》收录其《杂文诗辑钞》〖编者按:《杂文诗辑钞》原题〈台北艋舺秀才〉,为王采甫辑钞,杨莲福整理。以下所收王人俊诗三首系杨莲福所藏《杂文诗辑钞》,收录于《台湾文献汇刊》第四辑第十一册丁,陈支平主编,九州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
〗,乃王人俊辑钞前人诗文佳作,属于王氏之作极少。生平诗作大多发表于《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日日新报》,并收录于《咏李烈姬诗集》、《剑潭馀光》、《寿星集》、《环镜楼唱和集》、《东宁击钵吟前集》、《网溪诗集》、《台湾诗录》、《台海诗珠》、邱秀堂所辑《鲲海粹编。台北七君子诗存》,今即据此辑录编校。(蔡美端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