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杂咏九首·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杜关|

故人携酒来,相逢目一笑。

但言柴扉好,世乱不敢道。

朝见兵初去,暮闻兵又到。

路绝人民稀,但听街市闹。

处此兵林中,如入虎狼丛。

一语撄其怒,慎防月有凶。

可叹东邻翁,好口亦兴戎。

且闭吾柴扉,聊以安吾穷。

猜您喜欢

  • 1.《临终诗四首·其二宋朝·董文甫生有地,死有处,万牛不能移一步。一轮明月印天心,此是渠侬住处住。
  • 2.《乱水二首·其二宋朝·毕仲游水落芙蕖老,山高薜荔长。野云吹不断,晚雨气先凉。信笔题诗逸,停杯漉酒忙。酣歌露双足,有意濯沧浪。
  • 3.《白头吟明朝·史自守白头吟,与君结发为同心。越罗新裁鹦鹉绿,宝钗斜亸凤凰金。蛾眉湾湾艳晓月,春风环佩飘飖音。合欢携手步庭下,月明笑语花阴阴。此时恩爱期白首,岂意君心辄相负。出门马足...
  • 4.《自赞宋朝·释惟照自小来打硬,佛祖不奈何。放藞苴住院,殃害杀禅和。道行阐提道,歌唱阐提歌。欢喜入地狱,谁管你阎罗。
  • 5.《一剪梅明朝·叶宪祖旦上:落尽棠梨野絮飘。蜂也无聊。蝶也无聊。疏窗红日坐来高。脂也慵调。粉也慵调。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