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杂咏九首·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杜关|

故人携酒来,相逢目一笑。

但言柴扉好,世乱不敢道。

朝见兵初去,暮闻兵又到。

路绝人民稀,但听街市闹。

处此兵林中,如入虎狼丛。

一语撄其怒,慎防月有凶。

可叹东邻翁,好口亦兴戎。

且闭吾柴扉,聊以安吾穷。

猜您喜欢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海,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诗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