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浙西李相公顷廉问江南已经七载…领旧地新加旌旄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江北万人看玉节,江南千骑引金铙。凤从池上游沧海,
鹤到辽东识旧巢。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远岫列三茅。
碧鸡白马回翔久,却忆朱方是乐郊。

猜您喜欢

  • 1.《大酺·春雨宋朝·周邦彦对宿烟收,春禽静,下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粘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顿惊,梦轻难记,自怜...
  • 2.《病起题山舍壁五代·李煜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 3.《子隐台宋朝·杨杰平西义战几百载,江左空遗子隐台。乡俗尚传三害去,地基曾见六朝来。人随逝水年年远,山似屏风面面开。谁与宜兴寻旧宅,至今藏在白云堆。
  • 4.《竹炉宋朝·释德洪博山沉水觉尘埃,旋斫凌云绿玉材。自拭锦绷含泪粉,要焚银叶返魂梅。意消未掩黄庭卷,火冷空馀白雪灰。应把熏衣闭深阁,流苏想见画屏开。
  • 5.《咏史十首·其一·之推明朝·佘翔绵上山何高,千盘临绛水。有蛇伏其中,依依母与子。岂无从龙功,贪天窃所耻。悬书在宫门,山中呼不起。烈火被林皋,象焚良以齿。生岂薄君恩,所愿从母死。峨峨山上祠,郁郁...
刘禹锡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