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其六

朝代:明朝|作者:薛瑄|

六朝全盛太平时,卜筑东都得自怡。每与真儒论大道,时从国老和新诗。

杯倾绿酒宁嫌浅,车碾青芜不厌迟。莫道千年清响绝,知音还自有钟期。

猜您喜欢

  • 1.《长道县人为王田二公歌(题拟)唐朝·佚名二公更事,阖境之庇。二公其休,谁其为嗣。
  • 2.《九日明朝是寄吴成季元朝·陈宜甫九日明朝是,征人未到家。书无来使便,菊有故园花。秋鬓霜根短,西风雪片斜。持螯闲老手,愁思满天涯。
  • 3.《闻蛩和长句宋朝·吕陶唧唧微吟透绮疏,乍令人意少欢娱。留连夜景萧条甚,引惹秋声迤逦殊。似向蜗庐频学啸,恐随蛙鼓亦吹竽。能鸣岂羡蚣蝑股,不语堪嗤蛱蝶须。赋就情诗感长信,惊回仙梦失苍梧。...
  • 4.《颂古七十六首·其二十四宋朝·释士圭狸奴白牯念摩诃,争似南泉打破锅。虽然佛法无多子,天下丛林不奈何。
  • 5.《送林宪长朝觐明朝·吴琏北台桓典车南行,五月六月秋霜横。穿窗透帘月皎皎,惊远惧迩雷轰轰。幽明万里献天子,黜陟一邦钦众情。眼底阴阳候调燮,普施霖雨济苍生。
薛瑄的诗词曲代表作

薛瑄(1389年8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