堠子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终日路岐旁,前程亦可量。未能惭面黑,只是恨头方。
雅旨逾千里,高文近两行。君知不识字,第一莫形相。

猜您喜欢

  • 1.《凭栏人·闺怨元朝·王元鼎垂柳依依惹暮烟,素魄娟娟当绣轩。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啼得花残声更悲,叫得春归郎未知。杜鹃奴倩伊,问郎何日归?
  • 2.《水篣元朝·王祯瀑布中悬护土沙,飞流聚沫白生华。即看器用成天巧,积雪岩前走浪花。
  • 3.《长安上元宋朝·贾宗谅雍国唯今夜,通衢嘉致新。朱楼万家月,芳树一城春。远近笙簧韵,往来车马尘。星移天欲晓,犹有未归人。
  • 4.《节后见菊明朝·吴一鹏重阳已过十馀日,才见疏篱菊有花。厌逐纷华供俗眼,独留冷淡伴诗家。清霜数朵水边净,落日一枝风外斜。为汝秋深慰萧索,酒酣聊取插乌纱。
  • 5.《步蟾宫明朝·沈鲸小外:平胡功就返金鞯。山倚秋空剑气寒。生:姓名上逮建章边。行看稽颡皇宣。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