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蒋节庵鍊师还建上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十年江海慕清芬,何事逢君又别君。花屿到来应几日,茆山归去独寻云。

清溪碧水琴边落,黄叶秋声鹤上闻。自愧萍踪无住著,欲将飞佩息尘纷。

猜您喜欢

  • 1.《红线毯唐朝·白居易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
  • 2.《文中子续经宋朝·董文甫纷纷述作史才雄,听似秋来百草虫。不是春雷轰蛰窟,蚓蛇会得化成龙。
  • 3.《和吴学正见寄韵二首·其一元朝·陈镒一从相别后,寄迹各东西。岁月身惟老,风尘眼欲迷。依山松径窈,临水草堂低。独坐相思夜,凄凉月满溪。
  • 4.《同韩子苍游黄山观约高寿朋张公硕不至宋朝·释道潜驼裘跃马去翩翩,一舍逡巡箭脱弦。仙事未须穷传记,胜游聊为好山川。穿林络石惊寒浏,缭白萦青对篆烟。惆怅能文二三子,操觚安得共周旋。
  • 5.《梅花诗·其三明朝·何维翰静夜风林玉有声,薄云将雨过江城。不堪五月怀人处,黄鹤楼中无限情。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