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游天台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雁荡天台东路遥,赤城霞色带层标。青山乞食林中晚,沧海浮杯夜半潮。

下界人烟分岛屿,上方钟梵出云霄。尘踪自愧迷津久,愿得从师度石桥。

猜您喜欢

  • 1.《乡村四月宋朝·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2.《说经训儿明朝·王弘诲天有庶子星,地有莫愁湖。天地且犹然,而况于人乎。
  • 3.《题画八首·其六明朝·何吾驺结屋山陂每住船,寒流不饵意悠然。秋风树树堪同醉,莫笑长竿锁暮烟。
  • 4.《和新室落成明朝·李新枝卜筑临清渚,柴门惬素心。无山路自转,有树境偏深。博物搜奇乘,怡神托艺林。萧然独高寄,慕古欲忘今。
  • 5.《素带儿明朝·沈鲸欢相遇。不觉眉峰倏解攒。一便似甘雨顿消蒸旱。心愁有万般。把方寸几微且暂宽陈兄。我和你在此相遇呵。。穷途伴。折冲禦侮。共定天山。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