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露坐有感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夜蝉鸣露叶,林馆候初凉。发逐秋风变,愁分汉水长。

一身天地窄,五口岁时荒。山魅无情极,闻余应断肠。

猜您喜欢

  • 1.《村居苦寒唐朝·白居易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顾我当此日,草堂...
  • 2.《画鸡明朝·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 3.《临江仙·南园池馆花如雪五代·冯延巳南园池馆花如雪,小塘春水涟漪。夕阳楼上绣帘垂。酒醒无寐□,独自倚阑时。绿杨风静凝闲恨,千言万语黄鹂。旧欢前事杳难追。高唐暮雨,空只觉相思。
  • 4.《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六十一宋朝·释月涧有纵迹,没缝罅。善财七日寻觅不得,赵州五年分疏不下。汝等诸人,那边经冬,者边过夏。因甚问著,如聋似哑。水银无假。
  • 5.《戏答李伯襄·其五明朝·伍瑞隆惜春频上望春楼,花落纷纷水自流。不是世情春雪薄,任教纨扇不经秋。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