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郎中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伪饰久终变,真诚老益纯。
官为郎位贵,家似旧时贫。
去作吾民福,归寻楚水滨。
他年名粗立,林下愿相亲。

猜您喜欢

  • 1.《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唐朝·赵彦昭 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
  • 2.《还自肃宁晚色可爱寄卢行之宋朝·许景衡送客关城外,回鞭驿路长。风烟无限好,簿领底能忙。平野破寒木,红尘烘夕阳。新诗巧模写,最忆幕中郎。
  • 3.《再登接山堂·其一宋朝·卢襄鹫峰游屐少,我独住多时。僧护翻经石,猿攀啸月枝。地寒春到晚,山远梦归迟。尚被浮云误,吾心信自痴。
  • 4.《送周肖白宋朝·释元肇新年才两日,又见送行人。画好难投俗,诗工不疗贫。烟深杨柳岸,雨瘦鹭鸶身。且莫东归去,京华易得春。
  • 5.《长平驿明朝·汪之顺秋风飒飒又黄昏,古驿烟销昼掩门。惭愧武安非壮士,可怜马服少儿孙。尘沙折戟千年物,啼雨青燐万劫魂。旧史寻思推案起,今人痛恨是平原。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