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郎中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伪饰久终变,真诚老益纯。
官为郎位贵,家似旧时贫。
去作吾民福,归寻楚水滨。
他年名粗立,林下愿相亲。

猜您喜欢

  • 1.《莲池流芳明朝·王知人闻道汉家菡萏池,一本四叶名连枝。状如骈盖承天露,子似元珠饰佩仪。袅袅香风双荡漾,团团佳月两参差。而今百尺峰头上,再睹前贤快所遗。
  • 2.《二月五日入都厅久坐候山甫不至厅前桃花一夜风雨落尽感事写怀宋朝·陈渊簿书堆里只匆匆,过眼繁红夜雨中。可念青春看又老,一杯无计略从容。
  • 3.《颜乐堂宋朝·苏过恨无阿堵君,一区今尚欠。且谋蔽风雨,拔草聊自苫。低深人易安,俭陋鬼不瞰。宁辞力少劳,还视家无甔。从来生理拙,况此岁屡歉。故将箪瓢心,聊作粱肉砭。堂前有甘井,汲取...
  • 4.《李伯承西园催菊明朝·佘翔竹影参差夕照斜,不知秋色在谁家。葛巾倒著东篱下,几度衔杯问菊花。
  • 5.《罗江怨明朝·沈鲸飕飕鬓已丝。斜阳易西。岂应旦夕儿女啼。人生能有几期颐也甥妇你过来。若论你事姑之道。。就养无方。不但供甘旨。旦:妇人职主中馈。不供甘旨。还有甚的丑:元来你不知道。...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