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侍禁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三载旴江上,军和盗亦歼。
事烦终不惓,贫极始知廉。
别袖挥寒日,归舟载夜蟾。
懋功宜有赏,天意在官占。

猜您喜欢

  • 1.《野老唐朝·杜甫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 2.《望江南·边塞苦唐朝·敦煌曲子边塞苦,圣上合闻声。背蕃归汉经数岁,当为大国作长城。金榜有嘉名。太傅化,永保更延龄。每抱沉机扶社稷,一人有庆万家荣。早愿拜龙旌。
  • 3.《吟·其二唐朝·芙蓉古丈夫 毛女谁知古是与今非,闲蹑青霞与翠微。箫管秦楼应寂寂,彩云空惹薜萝衣。
  • 4.《送祖道朝奉(名贤题作寄臧浑)宋朝·彭汝砺二月同舟出宋都,转头即是十年馀。可怜老大犹为客,莫怪寻常不作书。蜡屐阮孚人不会,鲈鱼张翰子何如。寄声莫污清风地,留与先生作隐居。
  • 5.《樟树镇王文成公誓师处清朝·王士祯豹房虎圈气如云,行在从容露布闻。谁识书生离讲席,绝胜三十六将军。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