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洞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才出尘来尚未知,渐攀藤竹渐临危。
伏流似是龙藏处,古树应无春到时。
谁把石崖齐划削,直教云气当帘帷。
良工画得犹宜秘,莫与凡夫肉眼窥。

猜您喜欢

  • 1.《丙子二月初与经筵进讲纪述明朝·于慎行延英别殿倚平台,问道恭承步辇来。讲席平依丹地转,经函近对御筵开。凝旒晬穆闻天语,委佩从容列上台。圣学方隆恩礼茂,儒臣长此奉康哉。
  • 2.《杂曲歌辞·其一·祓禊曲唐朝·不详昨见春条绿,那知秋叶黄。蝉声犹未断,寒雁已成行。
  • 3.《李方叔挽词二首·其一宋朝·苏过广文流落坐才名,世为长沙惜贾生。明主爱才非忍弃,大钧播物岂能争。空嗟抱艺频三黜,不待惊人试一鸣。赖有遗编照千古,贤于万户写铭旌。
  • 4.《题鹿苑虎岑堂宋朝·释德洪平生文彩照诸方,暗谷行藏草木光。要使丛林想高韵,故将名字挂虚堂。笑拈倚壁过头杖,闲坐当年折脚床。进步竿头如不荐,草深门径未相妨。
  • 5.《故关清朝·王士祯绝塞依天险,雄关锁地维。石横千仞壁,松偃万年枝。尽日无飞鸟,经春卧老罴。槐花秋雨里,重忆旧题诗。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