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圣问挽诗

朝代:宋朝|作者:魏了翁|
蜡貌宁违俗,规行不竞时。
苦思头没膝,勤诵涕垂颐。
州县频劝驾,藩方尝挽眉。
飘零竟何益,风雨脊令枝。

猜您喜欢

  • 1.《八至唐朝·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 2.《已亥杂诗·293清朝·龚自珍忽向东山感岁华,恍如庾岭对横斜。敢参黄面瞿曇句,此是森森阙里花。
  • 3.《送钱祠部以德守真定明朝·王嘉言郊原同饯恋芳樽,携手河桥离思繁。几载为郎驰妙誉,一朝出守荷殊恩。云开恒岳悬飞盖,月照漳河拥画幡。儒雅由来光吏治,不妨乘暇倒词源。
  • 4.《鳌溪道中明朝·江源何处问鳌溪,风烟入望迷。碧云山远近,芳草路东西。日煖曝禽翼,沙乾快马蹄。宦情何日了,鸡狗亦归栖。
  • 5.《消夏杂咏六首·其四·看竹清朝·牛焘山村一带竹檀栾,风雨萧疏入夏寒。蒲幅潇湘移不得,隔林遥借绿阴看。
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