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褚山人

朝代:唐朝|作者:高适|
携手赠将行,山人道姓名。光阴蓟子训,才术褚先生。
墙上梨花白,尊中桂酒清。洛阳无二价,犹是慕风声。

猜您喜欢

  • 1.《古意四首·其一宋朝·雷琯美人伤独宿,窈窕春闺深。素手卷翠被,当窗调玉琴。危弦奏苦调,清歌抗哀音。弦绝歌复咽,起作薄命吟。妾如朱槿花,含英愁晏阴。郎如青铜镜,照面不照心。不怨不照心,但惜...
  • 2.《以冰饷同舍宋朝·傅崧卿蓬莱道山,群仙所游。清异人境,不风自凉。火云腾空,莫之能炎。饷以冰雪,是谓附益。
  • 3.《灵岩十二景·其一·置寺殿宋朝·释仁钦青蛇引路破樵径,二虎驮经莫厌频。周汉魏时于此住,年过八百又重新。
  • 4.《平黎乱追忆李太守(讳多见)明朝·吴秉机数载么么横不禁,得公调度扫氛阴。云霓望慰渔樵起,天日光回鬼魅沉。几队貔貅征战力,百年鸡犬拊循心。攀辕无计堪惆怅,五指云边去后深。
  • 5.《贫居自述·其二十八明朝·李孔修景物维新淑气回,春光顾我好怀开。黄莺树底声相应,绿竹园中笋结胎。贫困无聊甘守分,诗吟有味漫敲推。眼中怪怪奇奇事,都让他人做出来。
高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