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金源诸陵·奉先西下乱山侵

朝代:明朝|作者:储巏|
奉先西下乱山侵,涧道回旋入莫林。
翁仲半存行殿迹,莓苔尽蚀古碑阴。
秋山春水风流远,大定明昌德泽深。
却是宣和解亡国,穹庐黄屋恐非心。¤

猜您喜欢

  • 1.《将次六邑读子美诗有感宋朝·毕仲游苏岚背日千盘曲,淝渚迎风四面吹。此水此山吾有恨,杜陵才子不同时。
  • 2.《寄罗汝实明朝·石宝寒斋坐无事,对此春昼雨。双鸿自南来,流韵落庭庑。起寻故人书,别绪那可数。春草南园绿,秋月西林吐。歌诗每达夜,笑噱曾过午。云龙忽乖张,感物益悽楚。何时倒清尊,共醉...
  • 3.《名园花赠笔峰明朝·朱浙名园饶佳花,红红兼白白。同沐雨露濡,嫣然各自得。主人勤梦寐,蒐罗殊未极。千金购梅榴,舁致百夫力。淩躐画堂深,间簉雕阑侧。芳心犹未展,锦袖时拂拭。泉石闹风霜,终日...
  • 4.《长山城楼秋望·其二明朝·吕维祺晓望清添翠,平林叶半红。杵砧村院里,楼阁水光中。野径人行早,烟汀雁点空。翛然寻古意,斜渡小桥东。
  • 5.《寄陈熙父·其六明朝·李之世东来紫水碧湾环,百折斜穿竹洞关。但得买船兼买酒,不妨同去又同还。
储巏的诗词曲代表作

储巏(1457年—1513年),字静夫,号柴墟,明直隶泰州人。先世居毗陵(今常州),元时迁至泰州。始祖光羲公生、卒、葬在金坛,至十九世祖宁七公,为避元季之乱,渡江而北,迁居泰州。储巏幼年聪敏过人,五岁读书目成诵,九岁能写文章,号称“神童”。正德八年(1513)七,储巏病故于南京吏部,终年57岁。临终,友人往问后事,已不能言,犹举笔书“国恩未报,亲养未终”八字,无一语及家事。他死后奉旨归葬于泰州西郊九龙桥,明世宗赐谥“文懿”,追赠礼部尚书,赐祭葬,敕建储文懿祠,储文懿公解元坊,储文懿公会元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