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道士寄树鸡

朝代:唐朝|作者:韩愈|
软湿青黄状可猜,欲烹还唤木盘回。
烦君自入华阳洞,直割乖龙左耳来。

猜您喜欢

  • 1.《悼亡三首宋朝·梅尧臣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窗冷孤萤入,宵长...
  • 2.《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唐朝·白居易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 3.《师张检讨居明朝·申佳允上谷郁英蔚,灏气涵渊穆。峭石逼嶙峋,孤烟浮大陆。冠笏玉阶升,簪珥金瓯卜。红药雾霏霏,瑶草风谡谡。霄汉翔凤鸾,霜雨凌鸿鹜。倚徙钟簴间,苍莽崧衡矗。
  • 4.《暮秋偶成明朝·朱彰老去逢秋鬓已霜,石田茅屋半荒凉。商声一曲人谁听,疏雨南山豆叶黄。
  • 5.《将归香山旧隐留别刘汉臣·其二明朝·何巩道荷芰衣寒想旧林,片帆江上别秋阴。树无多叶那堪落,燕有空巢尚可寻。古驿夕阳停一马,石梁明月抱孤琴。十年同此离家兴,今日输君久住心。
韩愈的诗词曲代表作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