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猛虎行

朝代:唐朝|作者:韩愈|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择肉于熊罴,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飧其妃。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四旁,乌鹊从噪之。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猜您喜欢

  • 1.《偶成宋朝·李叔与扑断清贫事,萧然一室居。雨将苔曼衍,秋与蕙清癯。火白衣犹煖,香焦味有馀。山中足诗思,岂必灞桥驴。
  • 2.《望终南山明朝·王道纯幽人书屋对南山,耸翠层峦霄汉间。正脉冥搜连华岳,分支遥想入峣关。也知紫阁真堪隐,更有丹砂可驻颜。拟向天门朝绛节,将无羽翰点仙班。
  • 3.《送人之白下明朝·叶太叔东方游子躯七尺,马首流云光欲碧。越山过尽听新莺,春锁吴花宫雾平。子夜歌高白门月,黄金不用买逢迎。
  • 4.《宏渡道中报晋安诸君子明朝·佘翔秋风驿路半阴晴,瘦马千山不耐行。截得珊瑚竿数尺,钓龙欲傍越王城。
  • 5.《北点绛唇明朝·沈受先外上:玉露沾衣。九重金殿珠帘起。伫立丹墀。上下传恩旨。
韩愈的诗词曲代表作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