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简介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而名扬四。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楼主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圆柱支撑,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楼外有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建筑环绕,整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檐下四面悬挂匾额,正面悬书法家舒同题“黄鹤楼”三字金匾。     

1987年1128日,经全国评审委员会审定,中国建筑业联合会授予黄鹤楼首届建筑工程鲁班奖。  1991年,国家旅游局授予武汉市黄鹤楼公园“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称号。  2007年,武汉市黄鹤楼公园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08年9月,武汉市黄鹤楼公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和建设部公布为国家重点公园。 

黄鹤楼的古诗词(共580首)

  • 21.《登黄鹤楼望晴川阁近现代·莫仲予岸隔晴川汉水秋,鼋鼍深窟自沉浮。三湘风月曾无恙,万古烟波尚此楼。岂为词华追屈贾,且从兴废说孙刘。低徊崔颢题诗处,槛外青青鹦鹉洲。
  • 22.《登黄鹤楼步韵明朝·伍文定楼边几度舟曾泊,俗子何缘能赏鹤①。故人远赠鹤楼篇②,披诵令人心孔廓③。风景依然非梦凿,龟蛇鹦鹉纷联络④。白云缥缈自青山,黄鹄逶迤崇画阁⑤。阛阓遥连蜃市峰⑥,舳舻...
  • 23.《题黄鹤楼清朝·蒋玉峰叹浮世何求,仙人宛在;恨知音绝少,玉笛无声。
  • 24.《登黄鹤楼明朝·龚弘天近地逾远,霞飞拂睫红①。高明谁继武②,虚旷自生风。世路烟尘底,江山指顾中③。八窗通鸟道④,飞翼任西东。
  • 25.《冬日登黄鹤楼集唐八首·其八清朝·边连宝词客如今迹尚留,不知经历几千秋。青山碧水浑无恙,去雁来鸿各自愁。便要乘风随羽翼,更凭飞梦到瀛洲。神仙若见应惆怅,此地空余黄鹤楼。
  • 26.《黄鹤楼明朝·陆渊之落日江流带女墙,飞楼百尺俯苍茫。筵前却怪当年事,鹦鹉何缘滞楚乡?
  • 27.《登黄鹤楼明朝·尹东郊二月春波生楚江①,回栏西眺历淙淙②。仙人岩近花犹醉③,石镜亭连笛换腔④。隔岸晴烟来几席⑤,倚天星斗落轩窗。坐留白发峨眉客⑥,漫寄行踪鹤一双。
  • 28.《黄鹤楼六首·其一明朝·冯时雍春明黄鹄绮筵开①,风雨惊从海上来。却讶阴晴无定局,水波飞撼吕仙台②。
  • 29.《登黄鹤楼步韵明朝·萧淮粤船夜傍春江泊①,江上高台扁黄鹤②。黄鹤西去湘云孤,青楼千载涵江廓。断矶湮水横白凿③,疏帘钩雨垂朱络④。好山欲渡楚门来⑤,飞翠絪絪笼晓阁⑥。遗恨高悬赤壁峰⑦,寒...
  • 30.《登黄鹤楼二首·其一明朝·曹时中山下长江江上城,城楼风景四时生。白云飞去浑无迹,黄鹤归来似有声。形胜变为行乐地,赓歌难尽古今情①。险艰弘济思舟楫②,望入安流只漫横③。
  • 31.《题黄鹤楼清朝·丁守存三千里再印鸿泥,太白才华输绝调;二十年重寻鹤梦,令威城郭记前缘。
  • 32.《登黄鹤楼识兴明朝·田渊观风乘兴上危楼①,宛若登仙跨鹤游。风静金鳞浮水沫②,浪平白鹭立沙洲。葡萄未醒长庚梦③,芳草仍含处士愁④。更有杜鹃声似诉,不须蜀道泪堪流⑤。
  • 33.《黄鹤楼宴集次答李子承裕之作明朝·朱应登 把酒江楼坐不归,高情向我重相违。路通滇海人南去,山近衡阳雁北飞。避世每思詹尹卜,解嘲谁讶子云非。相将更上层梯立,閒看浮云蔽晚晖。
  • 34.《题黄鹤楼清朝·吉尔哈春苍天讵忍没斯楼,特假个国手神斤,再造千秋名胜;黄鹤依然来此地,好借那仙人玉笛,长吹一片承平。
  • 35.《黄鹤楼六首·其二明朝·冯时雍危楼千尺散波湍③,云树离披水殿寒④。欲采瑶华春又晚⑤,一川风雨暗江潭。
  • 36.《黄鹤楼六首·其四明朝·冯时雍雨收云散暮天开,灯火城西客夜回⑦。花露满身沾湿好,共疑拚醉曲江来⑧。
  • 37.《黄鹤楼明朝·管讷黄鹤西飞去不回,青山高栋自崔嵬。当年卖酒人何在,今日题诗客未来。舟系城边官柳发,笛吹江上野梅开。白云只在阑干外,安得乘之遍九埃。
  • 38.《黄鹤楼清朝·王敔昔闻黄鹤楼,今极清江目。昨夕生秋风,萧条景相属。偓醉宁有踪?士醒良勿告。长湍激鹦鹉,小渚闻鸀鳿。大别映远清,寒光凄以肃。暝色生荻洲,馀情眷芳陆。
  • 39.《再登黄鹤楼明朝·任文定岸帻凭栏一泛卮①,重来已是倦游时。逃名只合投泉石②,抗志何须问鼎彝③。山色几筵供笑傲④,风声寥廓自雄雌⑤。高秋不必悲摇落⑥,正有梅花笛里吹。
  • 40.《登黄鹤楼二首·其一宋朝·张楠汉树依川绿①,江楼待鹤临。渚云留月近②,春草入洲深③。岭峤身如寄④,烟岚病未侵⑤。自怜有仙骨,更得此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