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权衡赋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惟天垂象,惟圣作程。播二气而是分晷度,立五则而在审权衡。上穆天时,应阴阳之克正;下统人极,俾准绳而惟平。于是黍累无差,毫厘必究,等度量而化通远迩,体平均而势行宇宙。当其夹锺中律,南吕戒候,铜浑应节于寒暑,玉漏方齐乎宵昼。繇是命有司而申令,考前王而是遵,权轻重以审则,中规矩而和钧。事垂文兮,风传乎千古;道如砥兮,日用于兆人。懿夫正以处中,平而立矩:命其同也,有虞之制克彰;称其谨焉,宣父之言可取。故能用该仁里,象合天文:既左旋而右折,量轻并而重分。持平罔亏,可为范于秉钧之佐;立信惟一,将有助于执契之君。不然,则何以悬之而息彼奸诈,正之而协于晨夜?得平则正,我之道兮允执厥中;益寡裒多,众所用兮不言而化。化之有孚,功莫可逾。立规程罔惭夫龟镜,揣钩石宁失乎锱铢。匪假垂钓,而其用不匮;何劳剖斗,而所争自无。
方今百度惟贞,万邦承则,顺时设教兮靡不获所,同律和声兮尤臻其极。玉衡正而三阶以平,七政齐而庶政不忒矣。美君臣之同体,犹权衡以合德;宰准绳之在心,庶轻重之不惑。

猜您喜欢

  • 1.《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宋朝·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 2.《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清朝·纳兰容若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 3.《送黄层城先生还蜀李座师婿也·其二明朝·余继登君年方弱冠,万里事游燕。去矣乘龙客,飘然跨凤旋。壮怀淩北冀,归兴落西川。别后如相忆,春风待着鞭。
  • 4.《挽陈宪副·其二明朝·李之世热肠偏我辈,馀子不堪云。世法宁容此,伊人讵识君。气终悬峭壁,笔亦凛雄军。侠骨归何地,要离岂愿群。
  • 5.《饮酒篇清朝·牛焘饮酒非嗜酒,处世怕常醒。饮酒不期醉,玉山偶自倾。君看大块内,有生尽劳形。富贵难幸致,崎岖走玉京。天予我至性,忮求两无争。有俸不嫌薄,有毡不厌青。晚年唯好静,知足...
刘禹锡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宗元并称“刘柳”。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