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帝乡词牌名,又名“万斯年曲”“两心知”,由唐代词人温庭筠创调。《词谱》以《思帝乡·》为正体,单调三十六字,七句五平韵。另有单调三十四字,七句五平韵等两种变体。代表作品有韦庄《思帝乡·春日游》等。

思帝乡,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帝乡:指皇帝住的地方,即京城。唐代孙光宪《北梦琐言》载:“天复三年(903),汴人拥兵杀宰相崔胤,京兆尹郑元规劫迁车驾移都东洛。既入华州,百姓呼万岁。帝泣谓百姓曰:“百姓勿唱万岁,朕弗能与尔等为主也。”沿路有《思帝乡》之词,乃曰……言讫,泫然流涕。”调名本意即咏出逃在外的唐昭宗思念帝京。任半塘《教坊记笺订》:“‘思帝乡’,令狐楚有《坐中闻思帝乡有感》刘禹锡和之,足见此曲能感人。”调见五代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所辑唐温庭筠词。此调又名《万斯年曲》《两心知》。

思帝乡 毛奇龄

  • 1.《思帝乡·其三清朝·毛奇龄 霓裳。羽衣谱未详。玉貌何人无力,绕珠珰。曳得钿缨累累,履跷裙自扬。犹自曲终徐立,听声长。
  • 2.《思帝乡·其二清朝·毛奇龄 红帉。紫帉蓝绿帉。翠帽玉铃珠串,压金裙。垂手正巾徐步,毯毛深未分。倏见暖风吹绕,一堂云。
  • 3.《思帝乡·其一清朝·毛奇龄 拨捩迟。歌挑舞又催。半折红衫遮柱,柱初移。慢揳银彄弦急,恐难支。不念中宵起,上弦时。
毛奇龄的诗词曲代表作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

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