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都有。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鹧鸪天 黄绮

  • 41.《鹧鸪天·其三·春游三首近现代·黄绮鸟谱春词韵最幽。出门迟喜踏青柔。短长花梦风前蝶,冷暖云孵水上鸥。轻胜粉,滑如油。围堤细雨且休休。闲情偏到惊心处,红影迷离未是楼。
  • 42.《鹧鸪天·其二·误近现代·黄绮天赋红颜斗赤霞。人间惆怅误年华。春来湖畔堪游马,夜去楼前只驻车。期月下,恨天涯。须知笺短意偏赊。行云欲变成泥土,铺上园蹊嗅落花。
  • 43.《鹧鸪天·其二近现代·黄绮已定覆瓿竞出新。注笺秃管亦无文。欲言乡调知难达,时换怡颜看未纯。仍郑重,喜危存。五更只许一灯亲。独怜舟破藏深壑,同济已成敌国人。
  • 44.《鹧鸪天·自寿近现代·黄绮佳节双双自后先。明朝端午酒如泉。江山大物人千寿,今古高歌战万年。看疾苦,意缠绵。少陵不死卸诗肩。碎捶花月轻人累,争得立锥再向前。
  • 45.《鹧鸪天·苦阴近现代·黄绮准拟连朝渡苦阴。西风鼓吹作乡音。共看炉火重温旧,不许英才只叹今。惊节序,恨追寻。飘零未足十年心。相如无罪文君福,我欲抛书且学琴。
  • 46.《鹧鸪天·其二·荒村近现代·黄绮冷水无声渡暮鸿。荒村不复辨西东。饥兵寡妇非天命,红树青山正国容。凭古道,欲何从。不将心事付秋蓬。忽闻瘦马嘶风苦,独忆长征一世雄。
  • 47.《鹧鸪天·其一·将晚园中戏作近现代·黄绮已过黄昏更暗些。休将眼力各矜夸。叶黏蛛网猜痴蝶,枝缀蜂巢认朽花。添笑语,莫喧哗。渐能头上听归鸦。料知老至饶滋味,享有双瞳黑幕遮。
  • 48.《鹧鸪天·迁居近现代·黄绮听唱签声似卜居。几人焦虑几欢娱。看来得失无粗细,论到清闲有异殊。抽铺位,扫庭除。小楼低覆背城郛。窗前卧读怜斜日,树叶斑斑印入书。
  • 49.《鹧鸪天·落叶近现代·黄绮一夜西风草木兵。万山簌簌任纵横。竟成南北怜孤影,岂信风霜误此生。飘转去,不平鸣。长烟落日护荒城。村邻沟壑当时道,脚下纷纷不忍行。
  • 50.《鹧鸪天·其二·寒食近现代·黄绮一举何由累十觞。饥寒曝日愧行囊。乱鸦荒冢都寒食,曲水繁花可异乡。贪诵读,说兴亡。自知斯世忌颠狂。携游香海刘郎在,减尽风情饱雪霜。
1914.5.28-2005.12.23,原名匡一,号“九一”,斋名笔帘留香处、五金屋、二象室、吟馆。江西修水人,生于安徽安庆。黄庭坚三十二世孙。五岁学颜、字贴,诵诗词。后学“二王”书。早年师从闻一多、朱自清、罗常培、王力等学界名宿,我国著名成就的者、教育家、书法家。他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在古文字研究、词创作、书篆刻等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有着独特建树,被学术界称为“黄绮文化现象”。尤其在书法创作方面,独创“铁戟磨沙”体和“三间书”,“铁戟磨沙体”开创出“雄、奇、清、丽”之“中国北派书”,“三间书”兼容并蓄,凛然独步,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1942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院,攻读古文字专业。1944年9在昆明简师任教,1946年9月在安徽大学中文系任教,1950年8月在张家口工程学校任教,1951年3月在天津津沽附中任教,1951年8月在天津津沽大学任副教授,1979年12月在河北大学人文学院任教授,1981年调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1988年任政协河北省第六届常委。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评为“省管优秀专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2002年当选为河北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名誉主席。河北省社科院顾问、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研究会理事、中国训诂学会学术委会、河北省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理事等。2005年12月23日17时,因重症肺感染、呼吸循环衰竭医治无效在石家庄逝世,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