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词牌名,又名“空相忆”“自落”“垂杨碧”“出塞”“东面”“不怕醉”“醉春”“春早湖”等,原为唐教坊曲。以韦庄《谒金门·空相忆》为正体,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另有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冯延巳《谒金门·乍起》、李好古《谒金门·花过》等。

谒金门

  • 301.《谒金门·朱槛曲宋朝·赵彦端 朱槛曲。妆浅鬓云吹绿。半尺鹅溪凉意足。手香沾柄玉。午梦已惊难续。说与翠梧修竹。蓬海路遥天六六。乘鸾何处逐。 ...
  • 302.《谒金门·春不尽宋朝·赵彦端 春不尽。处处与情相趁。谁道刘郎家恁近。一年花不问。双剪画罗春胜。今夜月圆如镜。怎得酒阑心易定。试将金液镇。 ...
  • 303.《谒金门·寻胜去宋朝·沈端节 寻胜去。湖色净涵疏树。欸乃一声何处起。风铃相应语。目断遥林修渚。画出江南烟雨。山水照人人楚楚。锦肠生秀句。 ...
  • 304.《谒金门·春事寂宋朝·卢炳 春事寂。苦笋鲥鱼初食。 风卷绣帘飞絮入。柳丝萦似织。 迅速韶光去急。过雨绿阴忧湿。 回首旧游何处觅。远山空伫碧...
  • 305.《谒金门·天色晚宋朝·赵廱 天色晚。云外一筝斜雁。独凭阑干秋满眼。菊花寒尚浅。叶落香沟红泛。懒把新诗题怨。何处笛声三弄断。月迟帘未卷。 ...
  • 306.《谒金门·香篆袅宋朝·郭应祥 香篆袅。瓶里梅英犹小。 鸳瓦霜华晴欲晓。今年生日好。 鬓绿颜朱不老。女嫁儿婚将了。 四世团栾同一笑。人间如此少...
  • 307.《谒金门·河南府同知高诚之寿宋朝·李俊民 风渐力。水剪飞花狼籍。鼎沸笙歌催举白。玉堂金马客。
  • 308.《谒金门·咏秋海棠明朝·李蒸蛩吟处。秋浸一池红雨。昨夜阑干扶得住。断肠人欲去。只把芳心自吐。不管清寒担误。闲倚南楼催薄暮。倩谁支玉露。
  • 309.《谒金门·同上清朝·吴湖帆香又送。一缕吟魂惊梦。吹入幽怀秋思拥。睡花心被动。大士鱼篮换供。仙子云裳争宠。簇锦团花回袖捧。散天霏玉种。
  • 310.《谒金门·秋满院清朝·陆珊秋满院。莫道秋花寒贱。紫姹红嫣纷在眼。浓于春圃绚。晨起殷勤手灌。相映晓妆容倩。帘卷西风人特健。傲它霜片片。
  • 311.《谒金门·风阵阵宋朝·程垓 风阵阵。吹落杨花无定。酒病厌厌三月尽。花檀红自隐。 新绿轩窗清润。月影又移墙影。手捻青梅无处问。一春长闷损。
  • 312.《谒金门·风露底宋朝·张元干风露底。石上岸巾愁起。月到房心天似水。乱峰清影里。此去登瀛须记。今夕道山同醉。春殿明年人共指。玉皇香案吏。
  • 313.《谒金门·那复有宋朝·魏了翁那复有。气味酉农于春酒。 犹向故乡怀印绶。相过何日又。 吐出心肠锦绣。问我阿娘依旧。 娘亦祝君如柏寿。相看霜雪后。
  • 314.《谒金门·行不记宋朝·李流谦行不记。贪看远峰颦翠。风约柳花吹又起。故黏行客袂。老大浑无欢意。不为伤春憔悴。茅屋数间修竹里。日长春睡美。
  • 315.《谒金门·春意密宋朝·赵彦端 春意密。不受人间风日。一曲清歌云暮碧。尊前今夜识。醉客倦吟无力。滞梦停愁相织。只道桃源难再入。有人还问得。 ...
  • 316.《谒金门·昏又晓元朝·李俊明 昏又晓。蝶梦不栖芳草。照映琼林人物好。熏香荀令小。不怕醉时健倒。恐怕醒时花笑。潘鬓都因愁白了。老人心未老。 ...
  • 317.《谒金门·慰梅元朝·李俊明 夸独秀。动把春光泄漏。谁道江南无所有。一枝先入手。须是日将月就。那在风飘雨骤。直待豆秸灰落後。初尝山店酒。 ...
  • 318.《谒金门·夜飞鹊明朝·李雯夜飞鹊,夜夜把人惊觉。残月侵墙犹未落,风吹铃动索。不是鸳衾常薄,拥枕难教梦著。梦里落花飞燕掠,罗裙宽几约。
  • 319.《谒金门·春欲暮明朝·陈氏(平生室)春欲暮,帘外落红无数。斜倚曲阑浑不语,笑看双燕舞。惆怅夜来风雨,吹散满城花絮。一段夕阳留不住,马嘶芳草去。
  • 320.《谒金门·秋怀清朝·石洢经年别。宫树几番啼鴂。银汉三更秋寂寞。捣衣声又咽。愁把鹧鸪香爇。绛蜡泪乾将灭。独拥素衾眠不彻。玉阶蛩语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