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声木兰花·病

夕阳无顾西山去。剩下萧疏草木语。

自惜冬余。茅屋衾中病读书。

咳声格格如奇鸟。鼻塞两间嫌气少。

鲍臭兰香。口吸都能润热肠。

猜您喜欢

  • 1.《九华道中元朝·汪铢西风吹马耳,去去奈愁何。一路人家少,乱山秋色多。荒原巢虎穴,坏壁网蛛窠。摇落嗟时晚,悲怀寄九歌。
  • 2.《次韵谢无逸送谢幼槃宋朝·洪刍康乐风流鸿雁行,眼中文物敢雌黄。相逢草草来何暮,索去匆匆作底忙。尚卧东山高谢傅,亦怜白首老冯唐。只应饮酒称名士,不用离骚咏九章。
  • 3.《滁州希真堂并蒂菊宋朝·梅执礼前辈风流扫地空,秋香无复伍春红。旋培数本当幽砌,忽作双英满翠丛。可但断金私雨露,故应连璧傲霜风。得来称瑞毋轻剪,留此甘棠寿醉翁。
  • 4.《题宣上人栖碧轩明朝·朱同谪仙不答俗人问,此是西来第一禅。究竟本无文字教,品题犹有短长篇。轩开净几云生座,栏瞰清溪水涨川。忽忆门前车马事,故知宣老即青莲。
  • 5.《元宫词(一百三首)·其十三明朝·周宪王侍从常向北方游,龙虎台前正麦秋。信是上京无暑气,行装五月载貂裘。
1914.5.28-2005.12.23,原名匡一,号“九一”,斋名笔帘留香处、五金屋、二象室、吟馆。江西修水人,生于安徽安庆。黄庭坚三十二世孙。五岁学颜、字贴,诵诗词。后学“二王”书。早年师从闻一多、朱自清、罗常培、王力等学界名宿,我国著名成就的者、教育家、书法家。他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在古文字研究、词创作、书篆刻等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有着独特建树,被学术界称为“黄绮文化现象”。尤其在书法创作方面,独创“铁戟磨沙”体和“三间书”,“铁戟磨沙体”开创出“雄、奇、清、丽”之“中国北派书”,“三间书”兼容并蓄,凛然独步,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1942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院,攻读古文字专业。1944年9在昆明简师任教,1946年9月在安徽大学中文系任教,1950年8月在张家口工程学校任教,1951年3月在天津津沽附中任教,1951年8月在天津津沽大学任副教授,1979年12月在河北大学人文学院任教授,1981年调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1988年任政协河北省第六届常委。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评为“省管优秀专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2002年当选为河北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名誉主席。河北省社科院顾问、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研究会理事、中国训诂学会学术委会、河北省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理事等。2005年12月23日17时,因重症肺感染、呼吸循环衰竭医治无效在石家庄逝世,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