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一·青城哀

词牌名水调歌头|朝代:清朝|作者:林朝崧|

击剑饮君酒,听我唱青城。

戴楼门外东望,废垒暮云平。

一片降幡相继,惯送王孙去国,芳草太无情。

千载铜仙泪,呜咽汴河声。

到今日,握金镜,几朝更?

(故都乔木空在,轵道老农耕。

挟弹儿童亦杳,岂独捕螳黄雀,无复树间鸣。

倚伏有天道,何事日兵争?

注释

1. 押庚韵

猜您喜欢

  • 1.《送传与砺广州教授三首·其二元朝·陈克生燕马纷北驰,越鸟翩南翔。良友不可别,嘉会焉可常。一日为三秋,三岁悠且长。相顾从此别,对酒不能觞。念子难久留,愁思结中肠。安得千里足,相与俱腾骧。
  • 2.《次韵李成之待制见寄宋朝·毕仲游有客昔遭遇,郎官帅秦川。得閒欣燕处,佳句出天然。羽翼九万里,功名三十年。诗成传万口,世俗累都捐。
  • 3.《送倪太守入计·其二明朝·王弘诲翩翩五马似龚黄,文采风猷世莫当。拂地碧油明海甸,朝天彩鹢动炎荒。赋平湿野无苌楚,政简清阴有芾棠。受计正元知第一,早持节钺报君王。
  • 4.《二月二日宋朝·刘挚江乡春值闰,二月似深冬。雪湿妨挑菜,雷寒未起龙。鸡虫闲得失,蛮触小交攻。稍觉云天霁,西山上翠峰。
  • 5.《天下乐元朝·郑廷玉这等人何足人间挂齿牙。他前世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社「栎社」创始人,台湾豪族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诗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林朝崧诗,目前通行之版本为《无闷草堂诗存》,在他去世十馀年后,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由鹿港信昌社印行,于昭和八年(1933)分成两册装订(上册为一至三卷,下册为四至五卷)出版。全书五卷,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附录诗馀一卷,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龙文出版社「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第八、九册两册所收《无闷草堂诗存》,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台湾银行「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二种所收《无闷草堂诗存》,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但有不少错字。。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名为《无闷草堂诗钞》于1919~1923年连载于《台湾文艺丛志》(未以单行本出版)。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但《诗钞》所收总数较《诗存》多出不少。(廖振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