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和香·倚仗看山山正睡

词牌名四和香|朝代:清朝|作者:林朝崧|

倚仗看山山正睡,鸟唤苍烟里。

又近黄昏日将坠,溪水急,风吹袂。

我自荒寒逃物外,赚得诗人至。

漫笑刘郎门深闭,聊种菜,消英气。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猜您喜欢

  • 1.《七言和吴冲卿省舍观苏才翁题壁宋朝·沈遘空堂老壁隃尘昏,苏子之迹世所珍。龙虎变化生风云,拿石攫木力万钧。斯人豪奇迈伦群,平生慷慨半道沦。高辞壮论胡不存,惜哉独以技艺闻。
  • 2.《和佛印宋朝·彭汝砺供佛堂中香积饭,度人门外白牛车。参禅长老或雪涕,说法虚空时雨花。灵鹫御风朝海渎,飞翚撒水抗烟霞。老师住处即安乐,祇恐卧龙生叹嗟。
  • 3.《余游钟山宿石佛峰下因上人自归宗来赠之六首·其三宋朝·释德洪君住青鸾溪上,我留石佛峰前。捉手粲然一笑,秋容□更撑天。
  • 4.《听谈诸边炎瘴清朝·牛焘在边谈边瘴,挥麈试驱蚊。传言或过甚,聊复纪所云。炎天铄金石,落日飞红尘。夜中天开笑,空霆声砏磤。赤地皆焦土,蛮烟郁似餴。秋风不早下,岚阴腾昈纹。此时类寒食,禁火...
  • 5.《三段鲍老催明朝·沈鲸柴桑素寒。分含章终身自淹。文升御览。幸登庸荣生陛廉。天衢驰骋誇先占。英雄五百称豪赡。似荆山玉。郁浦珠。丰城剑。灵光瑞焰乘时现。合:长安夹道花欲然。春风十二珠帘面...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社「栎社」创始人,台湾豪族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诗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林朝崧诗,目前通行之版本为《无闷草堂诗存》,在他去世十馀年后,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由鹿港信昌社印行,于昭和八年(1933)分成两册装订(上册为一至三卷,下册为四至五卷)出版。全书五卷,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附录诗馀一卷,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龙文出版社「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第八、九册两册所收《无闷草堂诗存》,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台湾银行「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二种所收《无闷草堂诗存》,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但有不少错字。。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名为《无闷草堂诗钞》于1919~1923年连载于《台湾文艺丛志》(未以单行本出版)。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但《诗钞》所收总数较《诗存》多出不少。(廖振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