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次韵答紫山见寄

词牌名点绛唇|朝代:清朝|作者:厉鹗|

节近清明,一池春绿蛙催雨。凭阑无绪,目送年芳去。

拟剪湘天,不供笺愁句。相思苦。花无重数。红认斜阳暮。

猜您喜欢

  • 1.《题春江渔父图元朝·杨维桢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泛住家船。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项鯿。
  • 2.《纪恩宠送太师潞公西归·其二宋朝·赵君锡坐上才初佳句传,中官写得便闻天。圣人含笑搜寻了,依韵当时赐和篇。
  • 3.《怀李道夫宋朝·释德洪半篙晚涨绿杨湾,接翅鸥归雾雨残。数叠吴山围楚梦,一番花信酿春寒。别时小语依然在,隔岁来书展复看。补衮胸中五色线,只今应作怒蜺蟠。
  • 4.《逍遥游山归见示唱和诗轴口占和之宋朝·释德洪游遍名山过水西,夜谈奇语尽横机。君如槛鹿犹思奋,我似栖禽已倦飞。闻道老禅能眷旧,更烦诸衲借馀辉。欲知胜践多佳思,怀得新诗满袖归。
  • 5.《梦二子(集庆城中寓所)元朝·张达江水净篹篹,鲤鱼俱溯游。归鸿尽北向,不为报安否。前者附书去,到家应一月。空有上林期,翻令消息绝。昨梦中男至,仍似昔时痴。殷勤论家事,十问九解颐。稚子笑相语,遥指...
厉鹗的诗词曲代表作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辽史拾遗》、《东城杂记》、《南宋杂事诗》等书。其中《南宋杂事诗》一书,采诸书为之注,征引浩博,为考史事者所重。